提起買車這事兒,咱們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桿秤,想得特別多。
這車省不省油啊?
以后維修保養貴不貴?
空間夠不夠一家老小用?
開了幾年再賣,還能值多少錢?
這些問題翻來覆去地想,真能把人愁壞了。
在眾多品牌里,豐田車好像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它的SUV。
很多人聊起豐田,第一反應就是“開不壞”,像RAV4榮放、漢蘭達這些車,簡直成了“省心耐用”的代名詞。
但奇怪的是,另一邊,吐槽豐田的聲音也從來沒斷過,說它動力弱、內飾簡陋、開著沒意思。
這就讓人很困惑了,同一個品牌,怎么評價能這么兩極分化?
它到底是名副其實的“神車”,還是被大家過分神話了?
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豐田SUV的那些事,看看哪些車是真值得買的“傳家寶”,哪些車又確實讓人有點失望。
咱們先說說豐田讓人佩服的地方,也就是它為什么能在中國市場立足這么多年。
核心就兩個字:可靠。
這種可靠不是嘴上說說,是無數車主用十幾年的時間和真金白銀驗證出來的。
就拿很多人都在關注的RAV4榮放來說,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給你添麻煩。
你問問身邊開老款RAV4的朋友,很多人除了正常的換機油、換輪胎,車子的大件,比如發動機、變速箱,可能十年都沒出過問題。
這種口碑傳開來,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因為大家都知道它輕易不開壞,所以二手車販子也樂意收,價格給得就高。
一輛二十萬出頭的RAV4,開上三年,賣的時候還能收回個百分之七十左右,這個保值率在現在的汽車市場里,可以說是相當驚人了。
對于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家庭來說,這不光是買了個交通工具,還順帶做了個小小的理財。
這份可靠性的背后,其實是豐田一種近乎“固執”的造車理念。
它不太喜歡用那些最新最炫的技術,而是偏愛用那些經過市場長期檢驗,證明足夠成熟穩定的技術。
比如它的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模擬10速的CVT變速箱,這套組合談不上多先進,動力也不強,但勝在結構簡單,故障率極低。
還有它的雙擎混動系統,在全球賣了上千萬套,技術早就爐火純青了。
這種“保守”的做法,讓豐田車在性能和科技感上可能比不過別人,但在耐用性這個賽道上,它幾乎沒輸過。
除了可靠,豐田對家庭用戶的需求也摸得很透。
RAV4的后排地板是純平的,中間沒有那個高高的凸起,這意味著如果后排坐三個人,坐在中間的那位腳底下會舒服很多,長時間乘坐也不會太累。
這對經常需要帶老人和孩子出門的家庭來說,是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后備箱的空間也足夠大,平時放兩個兒童推車綽綽有余,周末想去郊外露營,帳篷、烤爐、折疊桌椅這些大件也能輕松裝下。
再加上它出色的燃油經濟性,特別是混動版本,在城市里堵車走走停停,百公里油耗也就五個多點,現在油價這么高,一個月下來,確實能比同級別的其他油車省下不少油錢。
所以,像RAV4、漢蘭達、威蘭達這些車,它們就像一個踏實本分的過日子伙伴,雖然給不了你激情,但能實實在在地幫你省錢、省心。
而更高級別的普拉多和蘭德酷路澤,更是把“可靠”兩個字發揮到了極致,成了越野圈里的信仰圖騰,能帶你翻山越嶺,也能保證把你安全帶回家。
然而,話要說回來,豐田的優點有多突出,它的缺點就有多明顯。
也正是這些缺點,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開始對它感到失望。
最大的槽點,就是它的駕駛感受和內飾質感,實在是太跟不上時代了。
你開著一輛2.0升的RAV4,在市區等紅綠燈,旁邊停著一輛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車。
綠燈一亮,你一腳油門踩下去,只聽見發動機在機艙里聲嘶力竭地吼,車速卻慢悠悠地提起來,而旁邊的車早就悄無聲息地沖出去了。
這種動力上的“肉”,在滿載爬坡或者高速上想要超車時,會讓你感覺特別沒信心。
開起來的質感也差強人意。
速度稍微快一點,從底盤傳來的胎噪聲和車門縫里鉆進來的風噪聲就變得非常明顯,車里的人想要正常聊天,都得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門。
這在十幾年前可能大家不覺得是什么問題,但在今天,當很多國產車都在隔音降噪上下大功夫的時候,豐田這種“原汁原味”的路感就顯得格外廉價了。
走進車內,那種失望感會更加強烈。
中控臺、車門板上,隨處可見大面積的硬邦邦的塑料,摸上去手感冰冷,敲一敲還響。
座椅的填充物也偏硬,開短途還好,要是跑個長途,腰和屁股都會提出抗議。
那個鑲嵌在中控臺上的車機屏幕,尺寸不大,反應也慢半拍,界面設計更是停留在好幾年前的水平。
你再扭頭看看旁邊展廳里的國產車,同樣是二十萬左右,人家可能已經用上了大尺寸的智能雙聯屏、手感細膩的軟性材料包裹、氛圍燈、品牌音響,甚至還有座椅通風和按摩。
這種對比之下,豐田的內飾簡直就像個“毛坯房”,讓人感覺這錢花得有點不值。
這種“失望”不僅僅體現在RAV4一款車上。
豐田在向電動化轉型時推出的首款純電SUV——bZ4X,就結結實實地摔了個跟頭。
上市沒多久就因為輪轂可能脫落的嚴重安全隱患而全球召回,續航表現也達不到宣傳的水平,讓很多對豐田抱有期待的消費者大跌眼鏡,也暴露了它在新能源領域的準備不足。
還有像C-HR和奕澤這樣的小型SUV,雖然外觀設計很個性,但為了造型犧牲了太多后排空間,車窗小得像個觀察口,實用性大打折扣,并不符合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用車習慣。
至于皇冠陸放,很多人沖著“皇冠”這個金字招牌去,結果發現它本質上就是一臺北方生產的漢蘭達,除了車標和一些細節設計,并沒有帶來更高級的體驗,價格反而還貴一些,讓人覺得誠意不夠。
說到底,豐田的成功源于它的保守和專注,而它的“令人失望”也恰恰來自于這份固執。
在過去,汽車只是個代步工具,大家最看重的就是別壞、省油。
豐田把這兩點做到了極致,所以它贏了。
但在今天,尤其是在我們中國這個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汽車已經變成了集出行、娛樂、社交于一體的“第三空間”。
消費者不僅要求車子可靠,還希望它聰明、舒適、有格調。
我們的國產品牌抓住了這個趨勢,在智能化、內飾豪華感和性價比上飛速進步,給了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體驗。
而豐田似乎還沉浸在過去的輝煌里,反應慢了半拍。
它依然在用一套老經驗來應對一個全新的世界,這種“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在今天看來,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