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
近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發布了其年度《中國商業環境調查》,該報告基于270多家在華經營的美國會員企業的反饋,美中關系繼續在“前十大挑戰”的調查中位列榜首,關稅問題則由去年的第8位升至第2位。
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中國營商環境對美國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中國龐大的市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及持續擴大的內需,為美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地緣政治緊張、關稅上升、出口管制及國內政策挑戰如產業政策、公共采購市場準入等,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和不確定性。盡管如此,多數美國企業仍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潛力,致力于深耕中國市場以提升全球競爭力。
在華美企有哪些機遇和挑戰?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刊發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報告的重點內容(報告下載鏈接見文末),供關注中美關系的讀者參閱。
要點
1、面對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多數美國企業選擇了暫停短期內的新投資計劃,轉而專注于現有業務的優化和成本控制。
2、88%的受訪企業表示受到了中美關系緊張局勢的影響,其中68%的企業明確表示受到了中美關稅的影響。
3、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超過80%的會員企業表示在華投資是為了開拓或服務中國市場。此外,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提升全球競爭力是其在華投資的主要目標之一。
正文
概覽
報告指出,中美關系和關稅問題是美國企業在華經營的首要關切。隨著近期貿易摩擦的再起,關稅問題從去年的第八位躍升至第二位,成為企業最為關注的挑戰之一。在5月啟動的雙邊談判中,企業的首要訴求是降低關稅,以減輕經營成本。
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正在重塑美國企業在華業務。約40%的企業表示已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負面影響,這些政策不僅限制了技術出口,還影響了供應鏈的穩定性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此外,投資限制也加劇了企業投資下滑的趨勢,許多企業因此暫?;蚩s減了在華投資計劃。
企業業績與未來規劃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仍有82%的受訪企業表示在2024年實現了盈利,略高于過去兩年的比例。然而,企業對未來業務表現的信心正在下降,反映出對關稅、通貨緊縮及政策不確定性等問題的擔憂。預計2025年在華利潤率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企業比例僅為25%,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盈利能力的謹慎態度。
面對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多數美國企業選擇了暫停短期內的新投資計劃,轉而專注于現有業務的優化和成本控制。報告顯示,計劃新增投資的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僅有7%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在華員工規模。同時,企業正在加速制定應對關稅與供應鏈中斷的策略,包括推行供應鏈多元化、加深本地化布局等。
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1、地緣政治挑戰
地緣政治因素是美國企業在華經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中美雙邊關系、關稅、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資審查等因素不斷加劇企業在華經營的風險、成本及合規壓力。88%的受訪企業表示受到了中美關系緊張局勢的影響,其中68%的企業明確表示受到了中美關稅的影響。
2、政策挑戰
·產業政策與市場競爭
中國的產業政策正在推動本土企業崛起,美國企業在華市場的份額持續流失。近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隨著中國政府對本國企業的產業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加大,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此外,中國的產業政策還通過本地化要求和國產比例要求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數據、個人信息和網絡安全
數據、個人信息和網絡安全相關規定仍然位列企業面臨挑戰的第六位。盡管政策方向有所緩和,但企業仍普遍存在關切。跨境數據傳輸的合規要求、數據本地化要求以及不同轄區間數據法規的執行標準不一致等問題,仍是企業在數據領域的主要關切。
·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長期困擾企業運營,影響著各行各業。盡管監管部門在回應知識產權問題方面展現出更強的意愿,但推進過程緩慢且程度不均。四分之三的受訪企業在不同程度上表達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擔憂。
3、應對策略與調整
為應對上述挑戰,美國企業正在采取多種措施。在供應鏈方面,企業正在推行多元化戰略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在市場方面,企業聚焦核心市場或客戶群體、降低成本或提高運營效率;在投資方面,企業則更加注重資源配置的保守性和靈活性。
出口管制與制裁
出口管制依然是企業面臨的第四大挑戰。約有40%的受訪企業表示受到了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這一比例較去年有所上升。出口管制的影響范圍已從半導體行業擴展至更廣泛的領域,導致美國企業失去訂單和市場份額。
隨著中美兩國持續收緊合規監管,企業在應對出口管制上面臨的合規挑戰持續上升。盡職調查要求、向中國合作伙伴傳達監管和合規方面的變化上的困難以及行政程序延遲或不明確等情況,都是企業需要面對的主要合規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企業正在加強內部合規體系建設,并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在華投資與全球競爭力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超過80%的會員企業表示在華投資是為了開拓或服務中國市場。此外,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提升全球競爭力是其在華投資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投資中國,美國企業能夠更加貼近客戶和供應商,并服務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的本土市場需求。
美國企業認為,在中國的商業活動對于增強其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若失去中國市場,其將難以在全球范圍內保持競爭力。因此,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美國企業依然致力于長期深耕中國市場。
結論
報告指出,中美關系和關稅問題是企業最為關注的挑戰之一;國內政策挑戰如產業政策、公共采購市場準入、數據和網絡安全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也對企業的經營產生了重要影響。盡管如此,美國企業依然看到了中國市場的長期潛力,并致力于通過投資和服務中國市場來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未來,中美兩國政府需要就貿易緊張局勢達成可信且持久的解決方案,以營造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商業環境。同時,中國政府也需要解決一些阻礙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如產能過剩、住房資源配置失衡以及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對于美國企業而言,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加強內部合規體系建設、并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將是其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關鍵所在。
報告下載鏈接:
https://www.uschina.org/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Member-Survey-CN-.pdf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走出去智庫立場。
延展閱讀
▌地緣政治風險:
▌出口管制與制裁:
▌跨境數據監管:
▌全球科技競爭:
▌品牌聲譽管理:
隨著《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OBBBA)》于2025年5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這一堪稱“2025版綜合性預算與稅改大案”的法案正在重塑美國的財政政策、監管框架與能源路線圖。從稅制延續到清潔能源退坡,從社會福利收緊到科技管控強化,OBBBA不僅映射出美國內政邏輯的再平衡,更對全球企業的運營戰略、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提出全新挑戰。本期CGGT戰略洞察系列報告,聚焦OBBBA法案對中國企業“走出去”路徑的深層影響,助您把握風向、提前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