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春,松花江畔仍飄著殘雪,王涵已登上奔赴西北邊陲阿勒泰的航班。作為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這位從事教學、科研、醫學檢驗工作15年的醫務工作者,以吉林省2025年第一批柔性醫療專家身份,開啟了跨越千里的援疆之旅。機艙舷窗外,雪山連綿如銀龍蜿蜒,望著這片陌生的土地,她內心既充滿期待又有些許忐忑——等待她的,是語言文化的差異、氣候環境的挑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初抵阿勒泰,零下20℃的寒風裹挾著雪花撲面而來,卻吹不散阿勒泰地區中醫醫院(哈薩克醫醫院)同事們臉上真摯的笑容。大家熱情地相互介紹,這份淳樸的情誼瞬間驅散了王涵心中的顧慮。她逐一了解每位同事的專業特長,仔細檢查設備配置與儀器性能,從“人、機、料、法、環”五個維度入手,全面啟動質量管理提升工程。通過組織開展檢驗質量控制、室間質評、室內質控、質控數據深度分析等專題培訓與學術講座,她結合自身豐富的經驗,用生動的案例、詳實的數據,把晦澀難懂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以知識賦能點燃團隊追求卓越的熱情。
為提升實驗室效率與安全性,王涵根據不同檢驗項目的特點重新規劃布局,使功能區域劃分更趨合理,有效縮短樣本傳遞時間。在她的推動下,實驗室順利通過HIV初篩實驗室評審;通過對標ISO15189標準,構建起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與應急預案,組織開展三甲預評審培訓及模擬演練……短短3個月,在科室全體同仁的配合下,團隊取得多項攻關成果。沉甸甸的成績背后,凝聚著整個團隊的智慧與汗水。
最讓王涵難忘的,是那些行走在草原上的義診時光。牧民騎著駿馬在前方開路,馬蹄踏碎冰面的脆響,與車中播放的哈薩克族民歌交織成獨特交響曲。一位拄著拐杖的哈薩克族阿姨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冬末的阿勒泰仍浸在凜冽寒風中,老人單薄的頭巾在衛生所門口翻飛,看見援疆醫生便蹣跚向前,面露微笑親切贊嘆道:“賈克斯!(哈薩克語為好的意思)”
診療過程中,王涵發現阿姨手指嚴重變形,關節腫得像熟透的紅棗。因語言不通,她一邊用翻譯軟件,一邊通過手勢和畫圖交流。當得知老人因擔心費用已拖延治療兩年時,王涵心疼不已。她不僅為其發放必備藥品并詳細說明治療方案,擔心阿姨記不住,她還特意在藥盒上做出明確標注。老人緊緊握著她的手,無聲的信任在掌心傳遞。
自2023年以來,像王涵這樣的吉林柔性醫療專家還有很多。他們以專業精度與關愛熱度情灑阿勒泰,用援疆醫者的責任與擔當,譜寫出跨越民族、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篇章。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楊瑋璇
通訊員:柳灃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