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陽光正好。一位左腿殘缺的蔡姓女士在女兒與4名駐地記者陪同下,手捧“親人解放軍 救命恩不忘”的錦旗走進陸軍兵種大學某士官學校。她緊緊握著軍校學員李贏的手,哽咽著道出那句藏了兩天的感謝,同時歸還了對方墊付的醫藥費——兩天前,正是這位年輕軍人從南湖公園的湖水中救了她的命。
時間回溯到7月5日中午。周末的南湖公園里,湖面波光粼粼,游人三三兩兩漫步。陸軍兵種大學某士官學校某隊學員李贏剛辦完銀行卡業務,正坐在湖邊長椅上稍作休息。“有人掉水里了!快來人啊!”14時20分,一陣撕心裂肺的呼救聲突然劃破了寧靜——來自四川成都的蔡女士帶其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女兒在湖邊大石頭處拍照時,因石頭上青苔濕滑,重心不穩不慎跌入湖中,即將被湖水吞沒。聽到呼救聲的李贏來不及多想,甚至沒顧上脫去衣物,便如離弦之箭般沖向湖邊,縱身躍入水中。
湖水深深,水下情況復雜,再加上蔡女士左腿有殘疾,在水中難以自主掙扎,情況十分危急。李贏憑借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奮力游向掙扎的蔡女士。他一手托住其腰部,一手劃水,拼盡全力將蔡女士托出水面,艱難游向岸邊。上岸后,見蔡女士已陷入昏迷,李贏立刻跪在地上實施心肺復蘇,按壓、吹氣,動作標準而有力——這是他在部隊反復訓練過的急救技能。同時,他不忘撥打120急救電話。
救護車呼嘯而至,李贏并未就此離開。由于蔡女士手機遺失,其女兒又因驚嚇過度心神恍惚,他主動跟隨救護車前往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掛號、檢查、取藥……當醫生告知需要繳納2523.76元診療費時,李贏毫不猶豫地墊付了費用。直到醫生告知蔡女士已恢復意識、無生命危險,他才悄悄離開醫院。
這位22歲的山東章丘小伙李贏,2023年入伍,現為中共正式黨員。自2025年2月入校學習以來,他始終以高標準砥礪自身,不僅軍事素質扎實過硬,專業學習精益求精,更是戰友心中公認的“熱心腸”,道德品行備受贊譽。日復一日的積淀,讓他在危急關頭的挺身而出與科學施救,成為軍人素養的自然流露。
“他救人時沒想過危險,墊付醫藥費時沒想過回報,事后更是沒提過半個字。”學校領導在核查情況時感慨道。直到蔡女士通過掛號信息輾轉找到學校,這段“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佳話才為人熟知。
“我身有殘疾,上有老下有小,作為一個陌生人,李贏救了我,把我送去醫院,還為我墊付醫藥費,是我的恩人,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太謝謝了!”回憶起當日的情景,蔡女士幾度落淚。
“當時就怕來不及。我是軍人,群眾生命受威脅時挺身而出,是應盡的責任義務,換作任何軍人都會這么做。”面對感謝,李贏話語樸素卻堅定。
“李贏用行動詮釋了軍人使命擔當,展現了新時代軍校學員舍身忘我、無私奉獻的好樣子。”李贏的教導員張青表示。目前,學校黨委已開展“向李贏同志學習”活動,號召全體學員以他為榜樣。
李贏的縱身一躍,彰顯的是人民子弟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懷,詮釋的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的初心使命。作為新時代軍校學員,他始終將忠誠擔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挺身而出的果敢、無私奉獻的行動,生動續寫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篇章,為廣大官兵樹立了踐行使命擔當的鮮活榜樣。
作者:馬賀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