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蘭州軍區司令員突然出現了空缺,西北漫長的邊界線也無人駐守。中央急需一個可靠的將領接替這個職位,但一時之間竟無人可用。
當時革命時期的老將凋零,要不就是已經去世,要不就是因為傷病退休;而年輕的將領們歷練不夠,也鎮不住“場子”。
因此一時之間,中央竟然遲遲無法派人接替蘭州軍區司令一職。中央首長在思考了很久之后,終于想到了一個人。
他當即下令:“讓我的老部下‘堅決’將軍去。”
中央首長說的這位“堅決”將軍是誰,他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1973年,中央提出了八大軍區對調,韓先楚也因此從福州來到了蘭州。福州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潮濕,溫度也常年保持高溫。
但蘭州就不一樣了,蘭州地處西北,氣候干燥,風沙很大,而且四季分明。對韓先楚來說,這里的氣候讓他很不適應。
最關鍵的是,他自從來了蘭州軍區,身上的舊傷發作就極為頻繁。
雖然是開國上將,但他也是從一個小兵奮斗出來的。早年的時候在戰場打仗,想的都是如何能殺更多敵人,根本不在意自己如何。
基本上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他們在戰場上打起仗來不要命,因此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不少舊傷。那些輕傷早早就好了,但礙于當時的醫療條件,他們受傷很重的時候無法完全治愈。
因此,基本上每個從戰爭年代走出來的將領,晚年的時候都是一身傷病。韓先楚作為一員戰將,身上的舊傷只多不少。
其實從六十年代開始,他就有了想要退休的想法了。但當時國家并不穩定,福州軍區負責鎮守東南沿海,必須派一個能打的戰將過去。
所以即便他當時身體已經受到舊傷的影響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等到八大軍區對調的時候,他其實更想留在福州。
因為他當時的身體已經適應了福州,再去蘭州他恐怕很難適應。而且他當時年紀也大了,不如繼續留在福州軍區。
但毛主席當時決定讓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是為了國家更好地發展,所以他還是去了蘭州。剛到蘭州的時候,他對這里的氣候非常不適應。
不論是蘭州的氣候還是風沙,都是困擾他的原因。在蘭州的這些年,他的身體越來越不好。
終于到了1979年的時候,他的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了,所以他給中央寫了一封辭職信。但當時的我國面對的情況非常嚴峻,中央不愿意讓他辭職。
當時越南屢次在邊境騷擾我國,我國對越南展開了自衛反擊戰。后來自衛反擊戰結束,又開始了老山輪戰,西南邊境一直沒有安生。
而西北這邊,蘇聯在邊境陳兵百萬,對我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要是他離開了,這西北地區群龍無首,難免生亂。
但中央不想讓他卸任,可他的身體確實是撐不住了。所以在1980年1月的時候,中央終于同意了他的退休申請,他正式從蘭州軍區卸任了。
但韓先楚順利卸任了,中央卻沒能及時找到接替他的將領。這就導致蘭州軍區一時之間沒了司令員,對西北局勢很不友好。
中央不是不想找接替他的將領,而是實在找不到。當時革命年代走出來的將領,已經成了真正的老將,都已經變得白發蒼蒼了。
大多數人和韓先楚一樣,飽受傷病的折磨。所以當時安排這樣的老將軍去蘭州,顯然也不太可能。
但年輕的將領們畢竟缺乏歷練,要是直接讓他們去蘭州軍區坐鎮,又怕出其他的問題。為了重選蘭州軍區司令這件事,中央也是商討了很長時間。
最終,中央首長拍板,決定讓“堅決”將軍成為新任蘭州軍區的司令員。
這個堅決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杜義德將軍。杜將軍之所以會被人稱作“堅決”將軍,是因為他每次接到任務之后,總是能堅決完成。
中央首長認為,他這次也能堅決完成任務,守衛好邊境的安全。杜將軍當時正在海軍部隊,接到調令的時候也是非常驚訝。
雖然他是陸軍出身,但這么多年來,他都是在海軍工作,對海軍的了解還是更深刻。突然讓他回去管陸軍,他突然有些退縮。
不僅是杜將軍退縮了,很多人也對中央首長的這個決定看不懂。從哪里看,杜將軍都不是最好的人選。
韓將軍是因為傷病退休的,但杜將軍實際上比韓將軍還要大一歲。要是讓杜將軍去蘭州,那是不是過段時間,軍區還要換司令。
要是短時間內連續換司令員,那軍區很可能承受不住這樣的動蕩。
即便杜將軍身體還好,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接觸陸軍了。
海軍和陸軍的戰術有很大的不同,杜將軍在海軍待了這么多年,突然成為蘭州軍區司令,真的能將海軍的訓練思維轉化成陸軍的嗎?
而且杜將軍是湖北人,對蘭州并不熟悉。如果讓他直接上任,這也不利于他管理軍區。
但不管外界的質疑聲有多大,也不管杜將軍對自己是否有信心,中央首長還是拍板讓杜將軍走馬上任。
杜將軍當時負責海軍的建設工作,手上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如果真的就此離開海軍,就證明他之前做的工作就要荒廢了。
但中央也給出了解決辦法,他們讓杜將軍將自己工作的進程和未來安排寫下來,到時候交給接替他工作的人。
就這樣,68歲的杜將軍走馬上任,成了蘭州軍區司令員。
那么杜將軍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讓中央首長這么信任他呢?
杜將軍15歲參加革命,17歲參軍,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成了團政委。他被人稱作是天生的將軍,只在軍隊四年,就已經升到了團政委的位置。
不久之后,他更是被提拔為師政委。杜將軍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甚至不惜頂撞上級。
就在他成為了師政委之后不久,他就在一次會議上頂撞了當時的軍長王近山。他認為王將軍提出的作戰方式不合理,于是直接出言否決。
這也讓兩人不打不相識,王將軍敢打,杜將軍敢說,兩人成了戰場上配合默契的好伙伴。
真正讓杜將軍出名的戰役,是發生在1946年的定陶戰役。當時我軍六萬人,需要面對敵人30萬大軍。
杜將軍所在的六縱接到了牽制敵人的任務,他向上級保證,不論如何一定會完成任務,部隊剩下一個團他就當團政委,剩下一個連他就當連指導員。
在他的帶領下,部隊最終完成了任務,他也成了中央首長口中的“堅決”將軍。
正是因為知道杜將軍是個什么樣的人,中央首長才將蘭州軍區這個重擔交給了將軍。事實證明,將軍沒有辜負上級的信任。
他來到軍區之后,第一時間就前往基層視察。
后來他結合戰士們的意見,打算修建邊防站。這些邊防站的選址,都是他親自帶著人一個個地點走過選出來的。
就這樣,他在蘭州軍區度過了兩年多的時間,支持蘭州軍區走過了最困難的兩年。他在蘭州軍區的時間雖然短,但他對蘭州軍區的貢獻是巨大的,是誰都不能抹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