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沿革來看,美國總統算是一個麻煩事比較多的職業,有時候在任期間會被彈劾,有時候會被起訴,甚至有的時候離任了也不得安寧,特朗普就是一個典型,早年的他因為關稅事件曾引起了多個州甚至某些部門的不滿。
如今的他算是有仇報仇,直接對內拉開了清算大幕,甚至牽扯出了前總統奧巴馬涉嫌叛國的消息。
歷史的重現
其實特朗普的對內清算一早就開始了,只是最初的手段一直集中在經濟領域,例如他在最早所組織的以馬斯克為首的經濟調查組,主要任務就是針對美國國內的各個經濟部門展開徹底調查,隨后根據具體結果進行清算。
結果這次事件就牽扯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事實,本身就負債累累的,美國在經濟上竟然出現了巨大的虧空,尤其是在養老等福利產業,更是牽扯出了一個曠古絕今的大騙局,由于事情愈演愈烈,馬斯克的這一次調查最終被叫停。
馬斯克本人是一個商業領域的精英,在政治上基本算是一竅不通,最終他過于激進的改革政策以及和美國高層的多次對抗和爭鋒最終導致特朗普解除了這個經濟調查組織。
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對內清算的結束,后續更是出現了令人驚訝的大動作,那就是早已卸任許久的前總統奧巴馬都被拉出來進行了清算,事情還要從《總統每日簡報》說起。
這份文件算得上是每個美國領導人的必修課,總統每日簡報其實更像是美國的一個專門對于總統的情報部門,主要是指美國的情報機構對在任總統總統候選人以及新總統所進行的定期情報匯報,有助于總統在第一時間了解美國內外所發生的事情。
這種情況獲取的方式早從杜魯門總統就已經開始了,在正式擔任總統之前,杜魯門一直是羅斯福政府的副總統,但此人太過強勢,一度讓杜魯門空有其表,雖然有著副總統的身份,但是基本沒有介入過美國的內政和外交運作。
以至于羅斯福突然去世,杜魯門倉促接任總統的位置之后,對美國的內外重要事務基本一無所知,根本無法全面履行總統的職責,尤其是當時冷戰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美國要加緊與蘇聯之間的爭鋒,所以急需要成立一個中央情報體系。
所以當時的杜魯門就下了一道命令,美國的情報部門必須每天向他呈報重要的信息以便知曉重大的內幕事項以及世界形勢,這就是最早的總統每日簡報。
杜魯門總統為了防止后續繼任的其他總統和自己一樣出現內政中斷的意外狀況,他命令中情局在對自己提供情報的同時,向等待就職的下一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同樣提供情報,這種做法后來演變成一項美國約定俗成的政治規定。
1961年,由于中情局策劃入侵古巴的事件失敗,身為美國總統的肯尼迪,開始重視情報工作,在要求提供每日簡報的同時,還主張要簡報足夠小巧,能讓總統隨身攜帶,隨時閱讀。
到了小布什時期,美國總統似乎已經和總統每日簡報密不可分,甚至要在每天早上8點都準時聽取匯報。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正是這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成為了后來特朗普清算前任總統奧巴馬的一把利器,畢竟到了奧巴馬時期,總統簡報已經成為美國的傳家寶。
無論是總統的收聽,還是對各種大事所采取的對策以及態度,總是能夠對外傳遞出一些信息,所以每日總統簡報一度被認為中情局的最高端產品和美國政府最為激烈的文件,這些種種的修飾詞無疑代表著這份總統簡報走向正規機密化。
也就是說,美國總統每日有權聽取簡報,但如果肆意傳播,或者是有肆意傳播的傾向,都會涉及泄密。
對于奧巴馬的指控
根據奧巴馬執政時期白宮方面公布的日程表顯示,他同樣重視《總統每日簡報》,甚至已經列為每天工作開始之前的必要項目,而其中所存在的絕密情報也非常具有客觀性。
而特朗普在上臺之后,立刻在每日總統簡報方面大做文章,國家情報局投下了大量機密文件,直接開始追查上一任總統奧巴馬的舊賬。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他為了定奧巴馬的罪,直接讓美國的中情局拿出了9年前簽署,主要針對自己的每日總統簡報,上面明確寫明“俄方未通過惡意網絡活動來影響選舉結果”,并且這份文件已經經過美國17家情報機構的聯合簽字。
結合當時的環境背景以及發生的事件可以得知,特朗普之所以舊事重提,就是想借由當時的輿論與傳言來給奧巴馬定罪。
畢竟根據每日總統簡報所呈現出的內容來看,有傳言稱當時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能由俄羅斯從網絡上介入選舉結果,也可以說是有人懷疑俄羅斯介入了美國的大選結果,而最終呈報給奧巴馬的總統每日簡報上卻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否認。
究竟是欲蓋彌彰,還是確無此事,這最終的結果引起了特朗普的懷疑,尤其是根據后續發生的事情來看,奧巴馬在兩天之后緊接著宣布對這次的俄羅斯干預行動進行重新調查和評估。
既然否定的結果已經作為中通簡報,呈現到了奧巴馬的桌上,為何還要大費周章重新調查這件事情,多少是些欲蓋彌彰的表現。
而且根據特朗普的判斷,當時不僅是奧巴馬,就連當時國家情報局的助理也表現得十分反常,不僅迅速撤回了報告,而且按照總統的修訂之后,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封存了真相。
隨著事情的繼續發展,那條未影響美國選舉的言論徹底不存在了,隨后就出現了普京協助特朗普獲得選舉勝利的說法。
畢竟當時的總統還是奧巴馬,盡管修改后封存的文件可信度很低,但特朗普卻是一個極其記仇的人,對于當年的指控,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記了仇。
所以才會有如今特朗普登上美國政壇之后,對曾經的總統奧巴馬進行叛國的清算,甚至連某天某一年的具體文件都記得十分清楚,多少就有一些成竹在胸,早有計劃的感覺,這就讓二人叛國和通俄的指控,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角逐。
特朗普的真正目的
這場鬧劇看起來更像是特朗普的復仇,尤其是當結論被更改之后,特朗普更是著手掀起了一場政治清算,以隨意更改每日總統簡報的絕密情報為理由,要求美國的內部人員全都進行測謊,甚至將當年奧巴馬的行為定義為叛國。
這樣的做法是想在對國內核心成員進行政治清算的同時,對當年的自己報仇,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奧巴馬的叛國罪究竟能不能坐實已經不重要了。
況且已經有美國專家指出,本國的叛國罪需要滿足與敵國糾結并發動戰爭這樣的條件,就算是奧巴馬進行了情報篡改,也不滿足叛國罪,這就更能說明了特朗普的目的,美國的司法以及昔日的情報都已經變成了他的政治手段。
特朗普撕開了往日的傷疤,對情報的篡改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巧合的是這個情報的篡改,正好牽扯到了美國的選舉,這樣一來無論真假,都會使美國政府喪失民眾的信任,這種以叛國為名義的政治清算,注定會讓美國付出巨大的代價。
其實根據美國部分研究中心所發布的公告來看,在近些年來,民眾對于聯邦政府的信任度一直在降低,尤其是此前特朗普政府不合理的關稅手段,在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同時,還樹立了許多外部的敵人,更是加劇了美國底層人民的矛盾。
近些年美國民眾對政府在公共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在聯邦政府所做的很多事情上都保持著一種批評態度,比如美國的移民制度。
這種政治上的爭鋒更容易引起美國內部的黨派對立,共和黨與民主黨所支持制度的不同,更會加劇聯邦政府之中的對立,自從特朗普當政之后,美國民眾在很多政策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竟然要以認定前任總統叛國的卑劣手段來進行自己的政治清算,這種做法無疑會使美國內部的問題更加嚴重。
更夸張的是,相比于對奧巴馬叛國的認定,翻出來自己“通俄門”所產生的影響力更大,甚至有一部分美國民眾懷疑起了選舉的公平性,對聯邦政府的信任程度再度走低。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這種做法是極其不明智的,他所采用的手段在推行之前,沒有預想到將來可能發生的后果,本以為能夠清除自己政治上的敵人,不曾想卻讓美國政府失去了公信力。
參考文獻
[1]毛允佳.美國副總統伯爾叛國罪受審記[J].民主與科學,2022,(01):40-45.
[2]杜燧鋒.《總統每日簡報》:美國領導人的“必修課”[J].世界知識,2016,(12):60-61.
[3]朱啟超,張明曌.特朗普將如何對抗“深層政府”[J].世界知識,2025,(01):42-4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