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7月22日,三菱汽車宣布終止其在沈陽航天三菱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的發動機業務運營,并終止了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公司的合資伙伴關系。這也意味著三菱汽車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三菱汽車 視覺中國
天眼查數據顯示,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已于今年7月2日更名為沈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且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馬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均退出投資人之列,新進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為投資人。
三菱汽車與中國汽車市場的淵源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在中日建交后,中國國內便開始進口三菱扶桑卡車;進入80年代,三菱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分公司,并銷售第一代帕杰羅。
進入90年代,三菱在華先后成立沈陽航天三菱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沈陽航天三菱)與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東安三菱)兩家合資公司,以上公司除為三菱汽車供應發動機外,還曾為眾多中國汽車制造商提供發動機,一度占據國產車型三成市場份額,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沈陽航天三菱第500萬臺發動機下線 視覺中國
此外,三菱還與長豐汽車、北京吉普、東南汽車等中國車企合作生產汽車。在21世紀初,三菱在華的年銷量一度突破14萬輛,力壓本田成為日系車銷量冠軍,但隨著豐田、本田、日產等日系合資企業的成立,加之21世紀初帕杰羅剎車事故的影響,三菱汽車在中國市場開始逐漸被邊緣化。
2012年,不愿放棄中國市場的三菱與廣汽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廣汽三菱,其后在中國市場陸續推出歐藍德、勁炫等SUV車型,一度獲得不錯的市場表現。至2018年,其年銷量一度恢復至14萬輛以上的巔峰水平。然而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崛起導致市場競爭白熱化,加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加速,廣汽三菱的汽車銷量也開始逐年下滑。
2022年廣州國際車展,是三菱最后一次在華參加A類車展 視覺中國
自2020年以來,廣汽三菱的年銷量由10萬輛以上降至2022年的3萬余輛。而廣汽三菱在中國推出的最后一款車型,則是平均售價高達20萬元、以廣汽埃安V為原型的純電動SUV阿圖柯,但也無力挽救三菱在華日益萎靡的市場份額。
無法跟上中國市場節奏三菱汽車只能改變戰略,逐步終止合資業務。2019年,三菱率先出售其所持東安三菱15.3%的股份;2021年,三菱退出在東南汽車的股份;2023年初,廣汽三菱工廠停止生產,并于同年10月宣布對公司進行重組。重組后的廣汽三菱成為廣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并于2024年更名為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
而隨著今年7月沈陽航天三菱合資業務的終止,三菱汽車在中國的最后一塊商業版圖就此宣告落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