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帥帥
一騎紅塵,不是浪漫,是命懸一線的奔命;妃子一笑,不是風流,是螻蟻咬牙吞下的苦果。電影《長安的荔枝》表面講的是唐代如何千里運鮮,實則是一場穿越千年的職場寓言——我們笑那荔枝紅得耀眼,卻不知它浸著多少小人物的血汗。
李善德,一個小鎮做題家,靠著科舉來到長安成為九品小官,無權無勢無背景,只因“會算賬”和“老實人”被領導推上風口浪尖:三日之內,將嶺南新鮮荔枝運至長安。這哪是任務?分明是死局。上司輕描淡寫一句“你總會有辦法”,便將他推入官僚系統的齒輪之中。他不是英雄,只是一個被時代裹挾的普通人,像極了今天被臨時塞進PPT、完成KPI、下午下班前要完成信息任務,還要笑著點頭說“沒問題”的我們。
影片最扎心的,不是跋山涉水的艱辛,而是人在體制內的無力感。每一道關卡都看似合理卻都在推脫:上級踢皮球、同僚怕擔責。每個人都讓你寸步難行。你以為靠專業能破局?錯了,專業只是你被利用的工具。你以為努力就有回報?可笑,功勞永遠歸領導,背鍋永遠是你自己。環節領導輕飄飄一句話就能把你所有功勞據為己有。李善德一路跌撞,從信規則到懂潛規則,從相信流程到學會鉆空子——這不是成長,是被迫成熟,是社畜在夾縫中求生的本能。
最諷刺的是,當他拼盡全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換來的不是嘉獎,而是領導腹黑的利用。那一刻,他才明白:在權力眼里,你只是可替換的零件,不是人。就像現代職場里那個加班最多卻升職最慢的人,那個方案被剽竊還被說“論資排輩”的人。我們都在演一場戲:他們在臺上笑,我們在臺下哭。
但李善德沒有倒下。他在絕境中迸發智慧,在冷漠中守住良知,在碾壓中活出了人的樣子。他不是贏了體制,而是學會了與它共存而不被吞噬。影片特意做出了李善德對楊國忠的抗爭,大概是想借此作出最后的吶喊與抗爭,即便這種抗爭是精神層面上的。
看完電影,我不禁想安慰下勞累一天的自己。原來千年過去,變的是交通工具,不變的是打工人的心酸;變的是荔枝保鮮技術,不變的是底層掙扎的邏輯。我們未必運得了荔枝,卻都嘗過它的味道——甜在別人嘴里,苦在自己心里。
這不是一部古裝片,這是一面鏡子,照見李善德,也照見每一個在工位上咬牙堅持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