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奧列克桑德爾·西爾斯基將軍,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烏方急需美國和歐洲幫忙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統和導彈,并希望美方能解除拜登時期對打擊俄境內軍事目標的禁令。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俄烏沖突竟然這么久了,烏克蘭苦于美國政府的禁令,無法對俄羅斯本土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當然,這個打擊限于烏克蘭從歐美獲得的武器裝備,如導彈。如果烏克蘭自身擁有遠程打擊俄羅斯本土軍事目標的能力,美國也沒資格攔。
西爾斯基是2024年2月,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任命為烏軍最高指揮官的。烏軍前任指揮官瓦列里·扎盧日尼比西爾斯基更受歡迎,可戰爭跟指揮官受不受歡迎沒有關系,它更看重指揮官的領導能力。
公眾之所以對西爾斯基的任命不太高興,是因為其指揮作戰的風格十分“蘇聯化”,及漠視下屬的生命。
西爾斯基上任后不久,就遭到烏克蘭公眾的大肆批判,他親自任命進入烏軍核心指揮圈子的索多爾,遭到一軍官向烏克蘭國家調查局起訴。此人稱“索多爾殺死的烏克蘭士兵,比任何一位俄羅斯將軍都多”。
此事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西爾斯基也因此陷入輿論風波。出事第二天,澤連斯基就將索多爾免職,用安德烈·格納托夫接替其烏克蘭武裝力量聯合部隊指揮官的職務。這個格納托夫在2019年,因犯罪被判處28年監禁。
對于索多爾,烏軍不少優秀指揮官都說尊重索多爾,可惜影響不了大局。
西爾斯基上臺后烏克蘭局勢確實惡化了,但其前任扎盧日內任職期間,俄烏沖突局勢也沒有好轉過,也存在著眾多問題。只是烏公眾不太認可西爾斯基“慈不掌兵”的做法。
無論是外界,還是實際戰果,西爾斯基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例如22年的哈爾科夫閃電戰,冒險突入俄庫爾斯克州一度奪得500平方英里領土——面積不大但極大提升了部隊的士氣。此舉也被不少人批評,說這導致其他防線空虛,最終造成更多的領土損失。
無論本國民眾怎么說,西爾斯基都還在竭盡全力地拯救自己國家。本周將到達退役年齡的西爾斯基告訴媒體,稱自己不會卸任,并笑著說身體不錯,能連做100個俯臥撐。被問及動力所在,他回答“保護人民的責任感”。西爾斯基十分喜歡親赴前線視察和指揮,其助手稱他將在戰壕過60歲生日。西爾斯基本人則幽默道:“這取決于上帝和我的總統。”
現如今烏克蘭局勢不容樂觀,出現嚴重的征兵危機,盡管征兵年齡放得很寬——25歲到60歲,又給出招募18歲到24歲青年簽一年合同有高額獎金的政策,響應者仍寥寥無幾。西爾斯基認為,俄烏沖突的僵局需要引入新的力量,如導彈。
去年俄軍猛攻哈爾科夫時,美國首次允許烏軍使用ATACMS導彈進行跨境打擊,戰局由此逆轉。戰后,拜登政府因擔心此類行動會觸及普京紅線,遂下令長期禁止。眼下因白宮方面對普京拒絕停戰和談的不滿,特朗普批準新對外政策:允許歐洲國家購買美制武器援助烏克蘭,增強基輔的軍火庫。
西爾斯基由此看到希望,他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俄軍幾乎襲擊了一切——機場、居民區、基礎設施,因此我們當然需要彈道導彈來予以有力回擊。我希望特朗普總統的立場能讓這一進程更順利。我們將不再遇到之前的困難。”
十多天前特朗普跟澤連斯基通話時詢問能否襲擊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烏克蘭方面的回答頗為奇怪:不應這么做。這讓外界議論紛紛,特朗普是不是快要解除前任美國政府的美制武器使用限制了。一個國家有無導彈、能否用導彈,是兩個戰爭概念。那美國最后到底會不會解除這一限制呢?有可能,但概率不高。
冷戰結束后,美國沒能給俄羅斯致命一擊,但到俄羅斯重振雄風時,美國一定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俄烏沖突的出現就是明證。俄羅斯無法直接進攻美國,美國也不會冒險去激怒俄羅斯,雙方都以歐洲為戰場,進行各種斗爭博弈。
美國給出的禮物往往都是帶毒的,若是特朗普政府允許烏軍使用導彈,將戰火引向俄羅斯本土,那烏克蘭將付出的代價也絕對是巨大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