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今年6月12日,印度航空的一架波音787-8“夢想客機”發生空難,導致261人遇難,其中有52名英國人,他們都是搭乘這架航班準備回國的,可惜再也沒能回家。
(印航空難)
在過去的一個月,至少12名英國遇難者的遺體被送回英國,由他們的親屬接收,但這個過程中卻出了問題。
其中一個棺材,裝著的是一個家屬們不認識的、身份不明的遇難乘客,家屬原本已經準備好了葬禮,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取消。
另一個案例更離譜,那個棺材里裝的,竟然是由好多名遇難者的遺體碎塊拼成的一具遺體。
在將遺體交給家屬之前,一位驗尸官需要采集遇難者的DNA樣本,跟家屬提供的DNA樣本進行比對,驗證遇難者的身份。
就是在采集樣本的過程中,驗尸官才發現有至少兩名遇難者的遺體被弄錯了,這也讓人擔心還有更多類似的錯誤。
代表英國遇難者的航空律師希利-普拉特先生(Healy-Pratt)說,
“過去一個月,我一直在拜訪這些溫馨的英國家庭,他們最希望的事,就是親人回家。”
“但有些人領到了錯誤的遺體,很明顯這讓他們的痛苦雪上加霜,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個星期,我覺得這些家庭應該得到一個解釋。”
律師表示,第一個家庭還有機會找回真正的遺體,最后為親人舉行葬禮,但第二個家庭“X家族”就慘了,因為他們無人可以安葬。
“如果不是他們的親人,那么問題是,棺材里的人是誰呢?”
“很可能是另一名乘客,他們的親屬也接受到了弄錯的遺體。”
“驗尸官也碰到了棘手的情況,因為在她的管轄范圍內,多了一具不明身份的遺體。”
(印航空難)
當初空難發生后,救援人員用嗅探犬和高科技搜索設備尋找遇難者遺體,還有當地志愿者幫忙,他們徒手篩選扭曲、發熱的金屬零件,尋找遇難者的遺體碎塊。
(現場搜救畫面)
據說在三天之內,幾乎所有遇難者的遺體都已經都被找到了,只不過1500度的高溫已經將大多數人燒得面目全非,撞擊也讓很多遺體殘缺不全。
所以,很多家庭從醫院領取親人的遺體時,不是用棺材,而是用看起來不太體面的塑料容器。
(被抬走的遇難者遺體)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識別遇難者遺體的身份就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
親屬需要提供DNA樣本,用于身份比對識別,有些遺體被毀壞得太嚴重,還需要結合牙科記錄進行比對。
家屬們沒有其他辦法來辨認遺體,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工作人員能準確檢測并正確標記出遇難者身份。
(遇難者的遺體)
空難發生后,一些英國遇難者家屬抵達印度,看到混亂的救援行動,都已經在擔心“認錯遺體”的事會發生了。
“沒人見到遺體,他們不讓我們看,”一名英國家屬說,他的父母和妹夫都遇難了。
“他們只是說,‘這是你的父母’,然后給了我們一張寫著身份證號碼的紙質標簽。”
“我們不得不相信他們的話,發生這樣的事太可怕了,但又能怎么辦呢?”
不過認錯遺體的事沒有發生在這家人身上,他們遵守穆斯林傳統,在印度當地就把遇難的親人迅速安葬了。
(一位遇難者的葬禮)
另一名家屬批評遺體身份識別和處理工作缺乏透明度和監督,呼吁英國能派身份識別人員來幫忙。
“我們的親人是英國公民,他們活著的時候理應得到更好的待遇,死后當然也理應得到更好的待遇。”
(搜救現場)
現在,英國方面正在調查認錯遺體的原因。
希利-普拉特律師說:“根據已知的證據,對遇難者遺體的保管鏈非常不完善。”
“我們正在調查認錯遺體的原因,并代表這些應該得到幫助的英國家庭尋求答案。”
“我們正在等待印度航空及其應急響應承包商肯揚斯國際緊急服務中心的正式回復。”
針對認錯遺體的事,一名政府發言人也表示,
“正式確認遺體身份是印度當局的職責。”
“我們理解這對遇難者家屬來說,是一個極其痛苦的時刻,我們的心與他們同在”
(印航空難)
空難已經發生了一個多月,但愿這些遇難者,都能早點兒回家......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930419/British-Air-India-WRONG-bodies-Grieving-loved-caskets.html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5/07/22/families-british-air-india-crash-victims-sent-wrong-bodie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