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美國的“二級制裁”,一邊歐盟又對中國銀行下手,美歐打制裁俄羅斯口號,行為卻次次波及中國,關鍵時刻,克宮喊話美國,澤連斯基先急了,提議想和普京舉行私人會談,普京會同意嗎?5國公開唱“重新武裝烏克蘭”反調,四處碰壁的特朗普,還能解決俄烏沖突嗎?
從停止部分軍援到官宣武裝烏克蘭新計劃,特朗普大變臉,目的有兩重:其一,挽尊。關稅推進不順,“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更成笑談,特朗普有心參加的九三閱兵,邀請函遲遲未至,普京4天訪華行程卻已敲定,趁著俄羅斯夏季攻勢正猛,特朗普一盆冷水澆上,大滅普京威風還不用買單,若俄羅斯就此收手還能大振美國形象,可謂一舉多得。
其二,對俄“嚴厲”關稅制裁更多只是聽起來駭人,美俄之間貿易大頭是在美依賴對俄進口,況且美國需要的東西,俄羅斯很多都是主要來源地,難以接受關稅戰中俄羅斯成“漏網之魚”,特朗普才會通過軍援烏克蘭的方式在戰爭中消耗俄羅斯。
然而,俄羅斯成“靶心”,中國卻連遭兩次牽連,先說美國,特朗普威脅要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500%關稅危機高懸,結合高達160%的石墨關稅,美國看似無意,實則更像有心,既是在反抗中方的稀土管制,又想施壓中國購買美國石油,再說歐盟,18日批準新一輪對俄制裁方案,意在孤立俄羅斯金融業,一些中國銀行卻遭牽連,表面上看,歐盟似要因30%關稅與美國叫板,還準備好了對價值720億歐元商品反制,然而,美歐牽扯頗深,撕破臉幾乎沒可能,制裁捎帶上中國一些銀行,更大可能是在向特朗普發“反華”信號,好將30%的關稅打下來。
顯然,俄羅斯必須做些什么,當地時間7月20日,佩斯科夫喊“俄羅斯有心加快烏克蘭局勢調解目標的實現,然而這一進程的速度不僅僅取決于莫斯科”,言下之意,不止你特朗普一人想讓俄烏沖突結束,俄羅斯也不想再打,關鍵美國言行相逆,佩斯科夫意有所指,諷刺的正是特朗普“重新武裝烏克蘭”的新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不愧是商人出身,賺著軍援的名,錢卻不想出一分,新計劃堪稱如意算盤,主目標就是北約成員國出錢購買美國的武器軍援給烏克蘭,大概率是從默茨身上汲取的靈感,德國心甘情愿吃虧,法國、意大利、捷克、匈牙利和波蘭卻不愿吃這個虧,五國明確表態不會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計劃,特朗普提議再碰壁,反應出來的一大現實:在解決俄烏沖突這件事上,美國政治解決之策已進死胡同,這一點連“被武裝方”烏克蘭都已看清。
澤連斯基變了態度,19日公布已向俄羅斯提議下周談判,看似順利,實則是退而求其次,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的消息,澤連斯基最初的訴求是直接與普京兩個人談,克宮沒有回應,普京方面或是覺得代表團在關鍵問題上還未談攏,直接與澤連斯基坐在一起沒有意義,俄方的想法比較系統:先代表團談、再和澤連斯基談,最后將美國拉上談判桌,緩和下與美國的關系,看眼下情況,不管俄烏沖突以怎樣的方式結束,澤連斯基的結局已經注定了。
當地時間7月17日,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政府改組完成,人員上的大換血,澤連斯基有兩大目的:一在增加武器產能,試圖走自給自足之路,二在釋放經濟產能,讓烏克蘭社會盡可能恢復正軌。
直白點說,這不現實,分離的精力不僅會加重官員負擔,還有可能兩頭不討好,因為烏克蘭并不具備分心的能力,五年期滿的澤連斯基還能有總統名號,全然是因為新一屆選舉因沖突無限期推遲,等沖突結束,烏克蘭在戰爭期間所有的犧牲都將構成澤連斯基的下臺威脅。
談判在即,雙方仍不愿收手,據美聯社消息,俄羅斯19日夜間還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空襲,雙方大有在真正停火前奮力再拉籌碼的意味,特朗普明顯也沒撈夠,不管是制裁俄羅斯還是“牽連”中國,取得的成績都有限,若俄烏在新一輪談判中達成一致,美國又真的會讓烏克蘭停火嗎?【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