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梅花鹿
豹貓
花尾榛雞
這些看似和沈陽
沒有啥關系的珍稀動物
如今卻都在沈陽出現啦
和咱沈陽人做起了“鄰居”
這些珍稀動物的出現
也說明咱沈陽的
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好了
沈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團隊負責人、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規劃所所長劉智介紹,沈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數據庫現已搭建完成。下一步,沈陽將會針對個別物種及棲息地開展專項調查,并制定保護措施。
同時,對于市民最關心的“能否去現場親眼看看這些珍稀動物”的問題,劉智給出了專業建議:“不要靠近或投喂野生動物,請讓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生存。”
野生梅花鹿被多次抓拍
2023年,沈陽啟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經過為期兩年的調查,共派出野外調查人員1200余人次,里程近7.6萬公里,拍攝照片10萬余張。
在沈陽巴爾虎山山林中覓食的野生梅花鹿,就在這次本底調查中被多次抓拍記錄在冊。同一個視頻畫面中,最多出現過七八頭不同體型大小的野生梅花鹿。
過去,由于棲息地破壞、過度捕獵、天敵威脅及種間競爭等多重因素影響,野生梅花鹿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沈陽市法庫縣北部的巴爾虎山,距市區約90公里,這里有豐富的草本和灌木植物,能夠為這些“小精靈”們提供充足的食源,滿足野生梅花鹿對棲息環境的嚴苛要求。
據介紹,根據沈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動物專題的數據,野生梅花鹿的身影被紅外相機記錄下超過70次。劉智介紹,除了野生梅花鹿之外,紅外相機也拍攝到豹貓、花尾榛雞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如此,此前消失的物種也再次出現,比如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土著魚類花?,它們重現于遼河與渾河流域,并在渾河部分河段形成優勢種群。其種群數量的變化可以反映河流生態環境的改變。
除了物種上的變化,包括白鸛在內的鳥類,在數量的增加上也體現了沈陽市生態環境的不斷變好。這些鳥類在康平、法庫都有較大規模的種群。
3028種動植物 已經入庫
劉智稱,在沈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共收集到1500余份標本樣本,記錄動植物種類達到3028種。本次調查首次建成沈陽市生物多樣性本底基礎數據庫,3028個物種均已入庫,所有的調查數據、影像資料,也都在數據平臺中,實行數字化、動態化管理,可隨時提供數據查詢比對,為下一步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本底調查中,調查團隊還采用了十分先進的動植物DNA比對技術。簡單來說,在發現新的動植物物種難以辨別“真身”時,就可以通過提取其DNA,在專業的國家數據庫中進行比對的方式,快速確定物種類別。
保護野生動物 要有“邊界感”
走在沈陽的街頭巷尾,細心的人們會發現,清晨的鳥鳴聲越來越悅耳,公園里的野生松鼠、刺猬也成了常客。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類干擾和捕獵減少了,沈陽人的動物“鄰居”越來越多。這些變化得益于沈陽市近年來持續不斷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最美的城市風景。
野生梅花鹿、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豹貓,如此珍稀,我也能親眼去看看嗎?面對公眾如此的好奇,劉智給出了專業的建議:“如果看到,不要靠近,更不要投喂,請讓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生存?!?/strong>
想要保護野生動物,請保持一定的“邊界感”。但劉智坦言,本次本底調查,也離不開沈陽諸多野生動物愛好者和志愿者們的支持。在他看來,很多愛好者和志愿者專業性非常高。下一步,沈陽市將逐步新增類似“掃描二維碼新增物種”等方式收集愛好者拍攝的物種信息,發動更多的動植物保護愛好者和志愿者參與進來,促進沈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和保護工作的開展。
下一步,沈陽市將針對特定物種或棲息地進行專項調查,確定棲息地是否適合特定物種的繁殖遷徙,并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以保證生態系統的持續穩定。
來源:遼沈晚報 圖片由沈陽市生態環境局、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規劃所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