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的緩和信號,金正恩壓根沒上心,一個驚人舉動攪亂邊境。但再一再二不再三,逼急了李在明,朝方只會埋下大隱患。
金正恩
日前,韓聯社報道稱,朝鮮一個月來已經兩次在黃江大壩泄洪,而且均未向韓國方面提前通報。據悉,在泄洪當天,韓國方面密切關注相關情況。由于強降雨的關系,臨津江必勝橋水位為1.08米,確實是高于游客疏散的1米標準。但是,開閘泄洪行為屬于應急響應,啟動標準為7.5米。
在遠低于標準水位的情況下,朝鮮無預警泄洪,自然引起了韓國的警惕。報道中強調,韓國方面近日兩次喊話朝鮮,希望朝鮮能夠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提前通報大壩泄洪。但顯然,朝鮮并未考慮韓國的意愿。
韓國郡南水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中,韓國“統一部”的言辭頗有收斂,韓國方面并未就此事表達遺憾,也沒有使用“擅自泄洪”等措辭,這與尹錫悅政府時期相比,已經溫和很多。顯然,李在明政府不愿意和朝鮮激化矛盾,還是想要按照自身的“務實”風格,打開兩國的溝通渠道。然而,目前朝鮮方面按兵不動,并沒有太給李在明面子。
然而,朝鮮的兩次泄洪,勢必會引發韓國方面或多或少的不滿,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朝鮮繼續任性行事,大概率會讓李在明改變主意。要知道,無預警泄洪這樣的行為,往小說是應對自然災害的正常手段,往大說就是兩國之間的“水戰”行動。此前的印巴沖突中,印度的行為就是響當當的案例。
莫迪
印度作為上游國家,控制著流向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及其支流,這種自然形成的優勢如今被轉化為戰略威脅手段。在《印度河水條約》簽署六十余年后,印度威脅切斷巴基斯坦水源,并且宣稱未來可能開閘泄洪,這樣的行為就是公然將水資源“武器化”。剝奪生產資源,實施新型暴力,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精神。
如今,李在明政府雖然沒說什么重話,但對朝鮮的行動必然有所不滿。縱觀全局,李在明上臺后多次公開喊話朝鮮,對朝鮮釋放善意信號。但截至目前,金正恩還是沒有給面子。但半島局勢復雜微妙,李在明“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不會維持太久,這個“臺階”朝鮮不下,很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美韓綁定。
李在明
而一旦這種惡性循環進一步升級,那么對于朝鮮半島而言,就會迎來更大的動蕩。對于朝韓兩國來說,應該盡量抓住一切能接觸的機會,避免局勢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軍事對抗的升級從未真正解決過問題,反而會制造更多問題。各方應當保持最大克制,重新回到對話協商的正確軌道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