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多次致函,臺當局賴著不走,南非對臺機構強制改了什么名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當地時間7月21日,南非外交部發布正式聲明,確認在南非的臺北辦事處地位”,聲明指出,臺當局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的所謂“臺北辦事處”不再被承認,南非方面只承認位于約翰內斯堡的“臺北商務辦事處”,該辦事處可提供領事服務,并繼續開展非外交和非政治性活動。
南非政府在官網還直接對“臺北辦事處”進行了強制改名,這等于是給事情“蓋棺定論”。而且南非官方也給出了充分的理由。
南非早在1997年就與臺當局“斷交”,目前雙方并無任何外交往來,而“臺北代表處”的工作性質也需要相應變化,根據一個中國原則,“臺北代表處”不能在南非境內從事與政治有關的活動,只能開展經濟活動,而約翰內斯堡作為南非的經濟中心,顯然“更適合開展相關活動”。
南非政府的做法,一開始就獲得了中方的高度贊賞,外交部表示,我們贊賞南非作出的正確決定。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臺獨”不得人心,必將失敗。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去年10月,南非就已經致函“臺北代表處”,要求該機構遷離其首都,但是臺當局一直以預算不足等各種理由,非得在比勒陀利亞賴著不走,把事情搞得很不體面。
在7月22日,島內外事部門竟然還“倒打一耙”,稱南非政府未與其協商,向南非外交部表示抗議,還聲稱要對其進行交涉。
不僅如此,島內還發動輿論力量,造謠南非政府是因為受到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才對“臺北代表處”各種刁難。
但是這番論調迅速遭到南非的駁斥,南非外交部直言,做出這一決定并非受到所謂逼迫,而是因為南非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對于臺當局而言,南非政府的做法,也很有可能在全球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因為整個事情中,南非政府對臺當局這家機構,采取了三重降級的專業做法,即改名、遷址以及限制職能,這不僅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踐行,更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限制。
在民進黨上臺后,已經有10個國家與臺當局“斷交”,而臺當局在這些國家依然試圖保留所謂的“駐外代表處”,但是這些國家完全可以效仿南非政府的做法,以一個中國原則為準繩,對這些所謂代表處進行洗牌,這對于島內“臺獨”勢力將是巨大的打擊。
日前島內才剛剛放出消息,稱賴清德計劃打著竄訪巴拉圭等所謂“邦交”的名義,過境美國。但是隨著“邦交”數量的銳減,未來賴清德這些人就算是想要過境美國,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這無疑是“臺獨”最害怕看到的情況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