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先后一個月分別以電影和電視劇形式與觀眾見面,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李善德夫人這個角色,在2個版本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電影版由楊冪飾演的鄭玉婷,電視劇版則是代露娃飾演的錦娘。同一個角色,兩種不同的塑造方式,對比差別很明顯。
在電影《長安的荔枝》中,楊冪飾演的鄭玉婷相當于一個“重生”的角色。在原著中,她只是沒有名字的“李夫人”,而電影中,這個名字是楊冪與導演大鵬共同商定的結果。“在劇本階段,冪冪就已經深度參與了創作”,大鵬透露,每一稿劇本都經過楊冪審閱反饋,角色形象也“參照著楊冪的形象來寫”。
楊冪賦予了鄭玉婷鮮明的現代女性特質,她深度參與角色創作,為這位古代女性注入了獨立果敢的靈魂。電影中,鄭玉婷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她敢闖官府為丈夫討公道,敢扇丈夫耳光維權,更說出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長安”這樣還原原著、超越時代的金句。
電影中鄭玉婷是活生生的角色,與李善德共同經歷風雨。鄭玉婷和女兒共同支撐著李善德在接到不可能完成的荔枝任務時堅定的走下去。鄭玉婷善解人意還活得通透,哪怕她沒有漂亮衣服,滿臉憔悴,但她的精神世界很豐盈,充滿魅力,也是因為她這些美好的品質,讓人覺得她和李善德的感情戲非常有張力,兩人的感情細膩又感人。
正是因為在創作階段如此認真,所以哪怕有代露娃塑造的李善德夫人播出在前,楊冪的李善德夫人依然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更是成為了電影版一個相當出彩的角色,楊冪更是因為這個角色,成功擺脫演技差的質疑,實現了流量明星到實力派的蛻變。
楊冪在電影中的表演有2場“封神鏡頭”令人難忘:原計劃晴天拍攝的戲份臨時改為雨戲,楊冪即興調整表演。她未發一言,僅靠眼神傳遞擔憂、隱忍與堅定交織的復雜情緒。雨水與淚光交融,嘴角微顫卻強撐微笑,將“無聲的牽掛”演繹得淋漓盡致。
還有段木棉花雨重逢,楊冪立于城樓,從等待的焦灼到重逢的釋然,淚水奪眶而出。好美的哭戲,淚中有笑,笑中藏痛,將亂世中守望愛情的信念感升華至極致。
點映反饋顯示,不少觀眾評價被楊冪的“眼技”震撼,為她的哭戲產生強烈共情。 楊冪憑借這一角色完成了從“流量花旦”到“質感演員”的蛻變,影評人預言其可能憑此角逐金雞、百花獎女配。
而電視劇版《長安的荔枝》中,李善德夫人由代露娃飾演,名為錦娘。與電影版不同,電視劇對原著做了大膽改編,讓錦娘早早病逝,成為李善德心中永遠的白月光。盡管出場不足20分鐘,代露娃的演繹卻引發觀眾強烈共情。
代露娃塑造的錦娘溫婉賢淑,與她在《長相思》中刁蠻任性的阿念形象判若兩人。觀眾驚嘆:“沒想到李善德的妻子竟然是阿念。此前在看《長相思》時,只覺得她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刁蠻女孩”,而這次她既有溫婉的人妻感,又有少女的青春靈動。
劇中對錦娘的身世背景有詳細刻畫,家道中落后被趕出鄭氏,婚約也被解除。 在華山受傷時偶遇李善德,被他背下山的過程中,被他的善良和責任感打動。錦娘放下了對前未婚夫的執著,繼而嫁給了李善德。
代露娃干凈清新的妝容、質地柔軟的淺綠色襦裙和細節考究的發髻,打造出了朝氣又溫柔的錦娘。成為人妻后,服飾更加素雅。桂花樹下那個溫婉嫻靜的女子,具有唐代仕女的端莊典雅氣質,觀眾直言沒看夠。
代露娃成功塑造了一個活在回憶中的角色。她那一瞬間的回眸,映射出對李善德深厚的情感,讓觀眾理解為何女兒都7歲了,李善德依然銘記于心,甚至背負高利貸也要買回曾經二人生活過的房子。
電影賦予“李夫人”本名鄭玉婷,強調角色主體性。楊冪以“眼技”征服觀眾,通過細微表情傳遞復雜情感;代露娃則以溫婉氣質打動人心,在有限出場時間內塑造令人難忘的形象。從觀眾反饋看,兩個版本都獲得了認可,角度不同,各放異彩。
《長安的荔枝》中李善德夫人的兩種演繹,恰似同一棵樹上開出的兩朵不同的花,各有芬芳,各具風姿。
那么,你更喜歡誰的演繹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