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被如何銘記;遺體捐獻者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延續。”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夏日的陽光灑滿蘇州城。五名蘇大學生懷揣著敬意與熱忱,志愿者的名義踏入了姑蘇區三元四村,開啟了暑假第三次社會實踐活動。此行,他們再次拜訪了姑蘇區捐遺委員會成員李震芳奶奶,在先前聆聽過這位投身公益事業十余年的老人講述那些關于生命、奉獻與大愛的故事后,志愿者同學們在李奶奶的帶領下了解了志愿者工作人員在平常工作時需要接觸到的工作業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志愿者同學們都認真傾聽,詳細的記錄。在李奶奶的帶領下印刷了蘇州文創產品,志愿者們團結合作,認真仔細。共同和李奶奶完成了這項有意義的工作。
圖為李震芳老師與志愿者工作 攝影 吳與同
作為從蘇州紅十字會到姑蘇區捐遺委員會的資深工作者,李震芳奶奶的每一句話都透著質樸與力量。她坦言,這些年來見證了太多感人至深的瞬間:“樁樁件件,都是平凡人寫就的不平凡篇章。”盡管無法一一細數,但她始終銘記——奉獻于醫學教育事業是無上的光榮,而每一個自愿捐獻遺體的生命,雖如滄海一粟般渺小,卻在醫學發展的長河中化作璀璨星辰。
志愿者們凝神傾聽,時而記錄,時而沉思。謝鵬鵬同學問道:“奶奶,在您的工作中,最觸動您的故事是什么?”李震芳奶奶的目光溫柔而深遠:“那些自愿簽署捐遺協議的老人,那些為醫學進步默默付出的家庭……他們的選擇讓我更懂得生命的重量。”團隊的其他成員也以各自的方式投入這場特殊的“課堂”:吳與同和王可心同學細致地整理著筆記,生怕遺漏任何細節;張鴻宇同學一邊聆聽,一邊查閱各地捐遺志愿者的感人事跡,將感動轉化為文字;最后,白才仁措同學動情地總結道:“今天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奉獻,更是一種超越生命的延續。”
李震芳老師與志愿者們的合照 攝影 謝鵬鵬
臨別時,夕陽為三元四村的老墻鍍上一層金暉。五位志愿者深深鞠躬,向李震芳奶奶和所有捐遺工作者致敬——正是這些樸實而堅韌的人,用敬業與敬畏之心守護著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歸途中,年輕的志愿者們沉默良久,但心底的火焰已被點燃:愿以今日之感悟,踐行未來之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