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湖畔和寶秀鎮赤瑞湖、新城鄉的水田山林間均發現鉗嘴鸛棲居、覓食的身影。作為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種群,鉗嘴鸛的存在,為當地良好生態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石屏縣新城鄉的水田山林間,灰白相間的鉗嘴鸛嬉戲覓食,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林間駐足,與朝陽下的田地山林交相輝映,展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過去,鉗嘴鸛主要集中在異龍湖畔和湖濱濕地淺灘,首次發現于2012年。隨著石屏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以及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鉗嘴鸛慢慢向異龍湖流域、河谷地、庫塘、周邊鄉鎮匯聚,甚至有時會向周邊州市遷移。
石屏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工作人員孔賓介紹,2012年首次在異龍湖南岸發現鉗嘴鸛,數量約30只,目前已經增長到400只左右,“異龍湖的氣候、生態環境能滿足鉗嘴鸛的棲息要求和覓食需求,它們已從越冬候鳥逐漸成為了留鳥。”
據了解,鉗嘴鸛屬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和越冬候鳥。近年來,隨著異龍湖保護治理和生態修復持續深入,當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眾多鳥類在此棲息、繁衍,很多越冬候鳥逐漸變為了留鳥。
多年來,石屏縣一直積極倡導呼吁社會各界和公眾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推動構建全民支持、全民參與、全民監督、全民共享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石屏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對異龍湖流域野生鳥類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異龍湖流域野生鳥類數量共94個種類,至今年2月底增加到17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鳥類3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鳥類20種。在所有鳥類中,越冬水鳥品種達72種,占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野生鳥類的41%,顯示出異龍湖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保護治理的顯著成效。
來源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 饒勇 通訊員 張勇 楊成華 普春梅 王義雙)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