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泰國代理總理普坦下令降低與柬埔寨的外交關系等級,召回駐柬埔寨大使,并驅逐柬埔寨駐泰國大使。
事情導火索是近日泰國的邊境巡邏小組,自莫拉哥特作戰基地出發,前往接近泰柬邊境的481高地。就在隊伍接近目標位置時,坐標為WA 220 861處突然發生爆炸,后證實為地雷引爆。
地雷不會挑人,但它會挑地點。泰柬邊界那片草長得比人還高的爭議地塊,一百多年來誰都說那是自己家的后院,于是草底下就慢慢攢下了一鍋老湯:
殖民時期地圖、戰后遺留的彈片、再加上兩國巡邏隊每天走出來的新腳印,攪在一起,誰也說不清哪個是新的,哪個只是舊傷結痂又崩開了。
事發地在泰國烏汶府和柬埔寨柏威夏省交界,地圖上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地,兩國各拿一張1904年的法國地圖和2000年的諒解備忘錄,隔著桌子比劃,結果比劃出一道虛線,虛線兩邊都覺得自己有理。
泰國士兵日常巡邏的路線,理論上貼著這條虛線走,可林子密、雨水沖、GPS又時不時飄移,走著走著就偏了那么十幾米。柬埔寨那邊說,偏進來的這十幾米正好踩在我們當年留下的雷區;
泰國這邊說,不對啊,我們踩到的地雷是嶄新的俄制PMN-2,油都還沒干,怎么看都是新埋的。
說到PMN-2,這玩意兒長得像一塊加厚版肥皂,塑料殼里塞著兩百克高能炸藥,腳踩上去“咔噠”一聲,抬腳就炸,小腿當場就沒了。
泰國陸軍第二軍區在事發現場又掃出來三枚同款,更是越看越生氣:舊地雷外殼早該銹跡斑斑,這幾枚亮得能照出人影,要說不是新埋的,鬼才信。
柬埔寨國防部立刻跳出來否認三連:不是我們,別亂說,是舊雷。發言人瑪麗·索切塔把話鋒一轉,反問泰國軍方:你們巡邏隊為啥不按2000年備忘錄的路線走?是不是故意來碰瓷?
她還補了一句:那片區域按1904年法暹條約就是柬埔寨領土,你們進來就是侵犯主權。泰國網民聽完炸了鍋,留言板上一片“你說是你家就是你家?我還說吳哥窟是我家后院呢”。
其實,地雷這玩意兒在泰柬邊境就像冬天的靜電,平時看不見,一到關鍵時刻就噼里啪啦。
根據柬埔寨地雷行動中心的數據,從1979年到今天,柬境內仍有大概兩三千萬平方米的土地疑似污染,每年平均還有四五十個老百姓被炸傷。
沖博所在的柏威夏省因為山高林密,掃雷隊年年掃、年年有,掃出來的地雷型號橫跨二戰、越戰、內戰三個時代,堪稱地雷博物館。
但這一次泰國士兵踩到的雷,時間點太寸:7月16日第一次炸傷3人,23日又炸傷5人,其中一人右腿截肢。
泰國代理總理普坦直接把外交關系降了一格,召回自家大使,又把柬埔寨大使禮送出境,邊境檢查站說關就關,游客通道貼上了“暫停”二字。
上一次泰國這么干還是2011年,當時兩國為了柏威夏寺周邊4.6平方公里爭議區鬧到國際法院,法院判給柬埔寨,泰國國內輿論炸了,邊境村民連夜搬帳篷,生怕一覺醒來地界又變了。
再往上追溯,會發現地雷只是導火索,背后真正的燃料是兩國國內政治。泰國這邊,代理總理普坦屬于看守政府,軍方話語權更大,軍方需要一次“被欺負”的敘事來鞏固威信;
柬埔寨那邊,洪瑪奈政府剛接班,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柏威夏寺主權話題一戳就痛。兩邊都不可能退讓,雷一炸,正好給各自的支持者遞上一張“我們不能退”的選票。
接下來最可能的劇本,還是“雷聲大、雨點小”。泰柬邊境爭端幾十年,套路基本固定:先互相指責,再召回大使,接著關閉一兩個口岸,最后在國際社會勸和下各讓半步,把爭議地圖塞進抽屜,等下一次雨季來臨再拿出來曬。
畢竟兩國都是《渥太華禁雷公約》締約國,真要把地雷當常規武器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那關就過不去。
但地雷一旦埋下,有效期比任何一屆政府都長。泰國陸軍已放話,將在沖博增設無人機偵察和地面傳感器,防止“對方再搞小動作”;
柬埔寨邊防軍則在社交平臺放出訓練視頻,展示“叢林游擊戰”科目,配文“寸土不讓”,最倒霉的還是雙方的老百姓。
地雷這玩意兒,本來是戰爭留下的傷疤,現在卻成了政治博弈的工具。泰柬兩國都吃過地雷的苦,柬埔寨內戰埋的雷,到現在還在禍害平民。
按理說,兩國應該聯手排雷,而不是互相指責。可現實是,政客和將軍們更愿意把地雷當武器,用士兵的血來換政治籌碼。
邊境的草還會繼續長,地雷也還會繼續躺,故事換了一批又一批的主角,但劇本一直沒變。人總愛把土地喊作母親,可母親也會翻臉,尤其當你忘了她年輕時都埋過些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