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清晨的露珠還掛在葉片上,胡紀貴已經在地里忙活了。“目前合作社流轉了七八百畝林地,都種上了吳茱萸。維護好的話,吳茱萸可以存活20年,5年左右就進入盛產期。”胡紀貴說,“多虧了‘綠權證’,打開了合作社的發展之門。”
他口中的“綠權證”是一本綠色的小本子——江西省奉新縣林業經營收益權證。“這本證明確了林業經營收益權權利人、權利期限、林地范圍等內容,而且拿著這本證,我們還可以辦理質押貸款、項目申報等事項。我們搞生產更有底氣了。”胡紀貴說。
奉新縣是林業大縣,林地面積16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54%,林業在縣域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10月,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奉新縣制定《奉新縣林業經營收益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并頒發第一批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共計10本。
“建立林業經營收益權制度有助于加快放活林地經營權,是奉新縣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舉措之一。”奉新縣林業局局長鄢用亮介紹,奉新縣將林下經濟、花卉苗木、林業碳匯等非木質收益權納入登記范圍,賦予林農更多財產性權利,撬動銀行貸款近千萬元。
“綠權證不僅讓我們吃下長效‘定心丸’,還打開了我們的發展新思路。”奉新縣春源家庭農場負責人謝春平說,去年他用這本證抵押貸款150萬元,新建了3間研學教室和1條森林步道。現在農場與縣里6所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每月接待研學團隊超20批次。“過去我只會賣樹苗,現在這片林地能‘生’出三份收入——苗木銷售、研學課程、森林體驗。”謝春平說。
如今在奉新,像春源家庭農場這樣的林業產業經營主體已有2253家。從確權頒證到規模經營,從單一生產到產業融合,奉新縣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步子越走越穩,正在撬動萬畝青山的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崔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