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廣東省佛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自7月8日監測到首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該市已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195例,疫情主要集中在順德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佛山市疾控中心數據,截至7月22日,順德區報告病例2934例,占全市總病例的91.8%,禪城區147例,南海區107例,三水區5例,高明區1例。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癥狀,多數病例為輕癥,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長期關節疼痛等后遺癥。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發布預警,提醒各國加強基孔肯雅熱防控,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佛山市衛生部門迅速響應,采取多項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包括加強蚊媒監測、開展滅蚊行動、強化病例排查及健康宣教等。
佛山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當前正值夏季,高溫多雨天氣有利于伊蚊繁殖,市民需提高防蚊意識,避免在蚊蟲活躍時段(如清晨和傍晚)長時間戶外活動,外出時建議穿著長袖衣物,并使用驅蚊劑。同時,居家環境應保持清潔,及時清理積水,防止蚊蟲滋生。
目前,佛山市所有確診病例均為輕癥,無重癥及死亡病例報告。衛生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確保醫療資源充足,并加強對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監測,確保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佛山市政府呼吁市民積極配合防控措施,如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蚊蟲叮咬史。同時,提醒近期有東南亞等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旅居史的人員,若出現相關癥狀,應主動向社區或醫療機構報備。
此次疫情再次凸顯蚊媒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佛山市將持續加強疫情監測和防控力度,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