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雷晨
編輯丨朱益民
7月25日下午,溫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訴溫州多弗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溫州祥生多弗置業有限公司案開庭,案由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這僅是多弗集團旗下企業債務糾紛中的冰山一角。
從溫州街頭的一家鎖具公司,到橫跨地產、航空、新能源、文旅的千億商業帝國,多弗集團的崛起堪稱中國民營企業的“跨界神話”。
其創始人胡興榮以接盤爛尾樓起家,憑借敏銳的資本嗅覺和激進擴張策略,短短十余年將多弗集團推上“中國民企500強”之列。
圖源:多弗集團官方公眾號
2024年12月,胡興榮連任北京溫州企業商會會長,身價130億元的他站在聚光燈下,身后是多弗集團兩千億營收版圖。
但鮮少有人注意到,同月,其旗下山西多弗地產因1463萬元債務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更值得關注的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恒天海龍的財報中,研發數據出現明顯“打架”的現象。
左手資本運作,右手產業布局,多弗集團在急速擴張中亦埋下隱憂。
80后富豪創始人接盤爛尾樓發家
2000年溫州的一條老街里,雅潔鎖業還在生產普通鎖具時,沒人能想到二十多年后,這家作坊會蛻變為年營收超兩千億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8位。
多弗集團以實業起步,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雅潔鎖業,其創始人胡興榮是一名“八零后”。此后,多弗集團不斷跨界拓展,從傳統實業逐步涉足航空、新能源、文旅地產、現代服務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全球化業務版圖。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爆發,胡興榮北上北京,通過接盤爛尾樓起步,開啟了在地產領域的發展。此后,多弗集團地產板塊形成了浙皖、滬蘇、大灣區、中部、成渝、山西六大戰略區域,涉足20多個城市。
在地產領域站穩腳跟后,多弗集團的資本布局也悄然展開。
2015年,當時興樂集團以每股5.13元抵押恒天海龍2億股股票借款20億元,卻因無力償還被迫走上拍賣席。最終,溫州康南科技以5.81億元競得股權,其實際控制人胡興榮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這場看似普通的股權拍賣,藏著精妙的資本算計——以不足6億元代價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為后續資本運作埋下伏筆。
2018年4月,多弗集團又將港股上市公司民生國際收入囊中,形成“A+H”雙資本平臺。
產業跨界,布局光伏
產業跨界更顯其野心,2019年,多弗集團開始在國內外布局低空領域。2022年6月28日,多弗集團全資收購意大利Fama直升機公司,從研發、生產、銷售到知識產權進行全鏈條收購,并將其更名為多法航空有限公司。收購完成后,設立歐洲直升機和發動機設計研發中心。
2022年,多弗又開啟了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多弗新能源集團聚焦風電、光伏、儲能技術和產品,深耕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電站開發、傳統能源升級、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四大業務領域。
此后,多弗集團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旗下新型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奧特萊斯(中國),在環京雄安、崇禮及山東高平等地運營地標奧特萊斯。旗下托尼洛?蘭博基尼酒店積極拓展,加快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發展,在溫州、麗水、海安等地開有酒店。
行至2024年,多弗集團實現營收2189億元,年末總資產為1433億元。這一年,胡興榮不但以130億元個人財富入選胡潤全球富豪榜,還在12月15日連任北京溫州企業商會會長。
債務糾紛、多個項目出現停擺
但在光環之下,多弗集團的部分業務板塊正經歷債務糾紛、項目停工的陣痛。
在地產領域,集團旗下多個項目遭遇債務糾紛。
天眼查顯示,溫州多弗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涉及18條司法案件,其中17條為被告身份,相關案件涉及金額達3420.95萬元;截至目前,該公司被執行總金額為2850萬元。
銅仁福天地產公司、貴州福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牽涉多起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部分福天領秀城二期的房產及店面被法院拍賣。多弗集團收購相關項目后,曾將福天領秀城二期1776套商品房轉移到關聯公司處,以逃避債務執行,但仍未能完全擺脫債務問題。
此外,重慶皇石置業有限公司因貸款逾期被廣發銀行重慶分行起訴,多弗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民生國際通過新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其100%持股。
除了地產之外,多弗集團旗下的航空產業園、文旅小鎮等部分項目也出現停滯。
記者獲悉,自2021年以來,多弗集團陸續與溫州市龍灣區、太原市清徐縣、南寧市賓陽縣等地政府簽約,宣布投資數十億元建設航空產業園。
以2021年2月簽約的溫州航空產業園為例,當時宣傳將打造飛行汽車全產業鏈基地,投資額高達150億元。然而四年過去,在溫州市空港新區已發布的供地信息中,未見多弗集團的身影。
在太原清徐縣,多弗集團的航空產業園項目推進同樣面臨困境。2023年3月,集團與當地政府簽約建設航空產業園,但項目進展并不順利。公開司法信息顯示,簽約不到一年,山西多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就于2024年1月被清徐縣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經查詢,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被執行金額已達1463.84萬元,其中多數執行案件均由清徐縣人民法院辦理。
而文旅項目方面,以多弗集團力推的奧特萊斯項目為例,2021年10月,山西清徐多弗奧特萊斯舉行盛大開工儀式,宣稱將于2022年底開業。
實際上,項目直到2023年10月才部分開業,且2024年3月就因“建設單位工程款未按合同履行支付”而暫停施工。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多弗集團的其他文旅項目中,如麗水多弗溫泉開發有限公司因項目爛尾導致股權被凍結拍賣。
2020年,集團宣稱綠色發展是主要方向,成立了青海青稞和牛羊肉交易中心及多家生物科技公司。然而,青海青稞交易中心成立僅兩年就退出國家糧食交易平臺體系,網站自2021年3月起再無更新;2021年成立的霍爾果斯多弗開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到一年就注銷;2024年3月,天津多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未履行16萬元支付義務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多弗集團的成功,是溫商“敢為天下先”的典型樣本,卻也暴露了激進擴張的風險。
資本運作的巧勁固然重要,但產業的深耕與合規的底線才是基業長青的根基。胡興榮和他的商業帝國,仍在等待跨越周期的一場“軟著陸”。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江佩佩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