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到,暑氣裹著潮氣撲臉,走兩步就汗流浹背,渾身黏糊糊的。這時候嘴巴容易沒胃口,肚子也懶得消化油膩,想補營養又怕胖?不如多吃魚 —— 魚肉細嫩好嚼,優質蛋白滿滿,消化起來不費勁,比豬肉、牛肉清爽多了,還不容易長肉。今天就給大家說 5 種三伏天該吃的魚,鮮嫩少刺還養人,做法簡單,別錯過了。
第一種:鯧魚 —— 刺少肉嫩,老人孩子都能吃
鯧魚看著小巧,肉卻扎實得很,中間就一根主骨,小刺少得幾乎沒有,喂孩子、給老人夾菜都不用費勁挑刺,特省心。
它身上藏著不少 “好東西”:鈣和磷含量尤其高,這倆是幫著長骨頭、強免疫的 “好搭檔”,夏天孩子跑跳多,老人關節怕累,多吃點鯧魚準沒錯。而且鯧魚肉質滑嫩,像塊軟豆腐, cook 的時候特容易吸味兒,清淡燒也鮮,濃點炒也香。
三伏天吃鯧魚,清蒸最對味:魚處理干凈,肚子里塞點姜片,表面淋勺生抽,蒸鍋上汽后蒸 10 分鐘,出鍋撒把蔥花,再澆一勺熱油 “滋啦” 一響,魚肉嫩得夾起來會晃,鮮得直咂嘴;嫌清蒸清淡?那就少油煎到兩面金黃,撒點椒鹽,外皮酥酥的,內里嫩得流汁,配碗粥吃絕了。
第二種:草魚 —— 淡水魚里的 “營養擔當”
草魚是菜市場里的 “老熟人”,價錢實惠,肉還多,渾身沒多少亂刺,切塊、切片都方便。它的肉滑嫩帶點嚼勁,不像有些魚那么軟塌,嚼著有滿足感。
營養上也不含糊:蛋白質、維生素堆得足,鈣、磷這倆 “骨骼好搭檔” 含量不低 —— 孩子長個子、老人護關節,吃草魚都合適。夏天出汗多,鈣磷跟著流失,燉鍋草魚湯喝,補得實實在在。
做法推薦清蒸或燉湯:清蒸時在魚身上劃幾刀,抹點鹽,放蔥段、姜片,蒸 15 分鐘,湯里飄著淡淡的油花,魚肉蘸點豉油,鮮得清爽;燉湯更簡單,魚煎至微黃,加開水、豆腐塊、姜片,大火煮 20 分鐘,湯色奶白,喝一口潤到喉嚨里,豆腐吸了魚香,比肉還好吃。
第三種:鱸魚 —— 夏天補蛋白的 “輕巧選”
夏天就該吃點 “輕巧” 的,鱸魚就是這樣 —— 肉嫩得像布丁,高蛋白低脂肪,吃再多也不怕膩,還能幫著長肌肉、給身體供能,免疫力也能跟著提一提。
鱸魚最妙的是刺少,處理干凈后幾乎就主骨旁邊幾根小刺,清蒸出來整塊夾著吃,不用費勁挑。而且它腥味淡,隨便加點蔥姜就能去腥,新手也能做成功。
清蒸是鱸魚的 “本命做法”:魚洗干凈,在魚身劃兩刀(別太深,免得肉散),肚子里塞蔥段、姜片,表面淋點料酒,蒸鍋上汽后放進去,8 分鐘就夠(時間長了肉老)。蒸好后倒掉盤里的湯,撿去蔥姜,鋪層新的蔥絲,淋一勺滾燙的生抽 + 香油,激出香味,魚肉嫩得能抿出汁,連湯都想拌米飯喝。
第四種:鯉魚 —— 清熱補虛,夏天吃著舒坦
鯉魚在咱這兒太常見了,河里、湖里都有,夏天的鯉魚最肥,肉嫩得像泡過清水,帶著股清甜。它不光好吃,還能幫著滋陰清熱、補補氣血 —— 夏天人容易累,吃點鯉魚能緩過來,渾身透著舒坦。
營養上也不含糊: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一樣不缺,尤其是鉀含量不低,夏天出汗多,鉀跟著跑,吃點鯉魚能補回來,身子骨更穩。
吃法推薦清蒸或燉清湯:清蒸時在魚肚子里塞片陳皮,既能去腥味,又帶點微苦的清香,魚肉蘸醋吃,解膩又開胃;燉清湯就更簡單,魚煎到微黃,加足量開水、冬瓜塊,大火煮 30 分鐘,湯清得發亮,冬瓜吸了魚鮮,入口即化,喝著消暑又解渴。
第五種:黃花魚 —— 夏季產卵期,鮮到骨子里
黃花魚一到夏天就進入產卵的旺季,這時候的魚肉最肥,水分足,嫩得像含著水,咬一口能嘗到自然的鮮甜。它的肉細膩得很,連老人都能輕松嚼,外層還容易煎得金黃酥脆,看著就有食欲。
營養上,黃花魚的蛋白質好吸收,夏天沒胃口時吃點,既能補營養,又不給腸胃添負擔。而且它的礦物質豐富,鋅、硒這些元素能幫著提精神,夏天犯困的人可以多吃點。
做法試試清蒸或香煎:清蒸時在盤子底鋪層紫蘇葉,魚放上面,加姜片、蔥段,蒸 12 分鐘,紫蘇的香混著魚鮮,一點腥味沒有;香煎就更饞人,魚身抹點鹽,裹層薄淀粉,少油煎到兩面金黃,外皮脆生生,內里嫩得流汁,配杯溫粥,夏天的飯都變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