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突然放話,說要把關稅恢復到32%的高稅率水平。這話一出,臺灣那邊立馬慌了神。
為啥?因為賴清德正準備8月4號"過境"紐約呢。
特朗普這招玩得真是時候,賴清德人還沒到,威脅先到了。大陸說的話開始應驗了!
臺灣這次真是要“賠了夫人又折兵”了。8月初,賴清德計劃著要去中南美洲轉一圈,順道在美國"過境"。
按照慣例,臺灣要想在美國落腳,那得先交"買路錢"。
這次臺灣準備的禮單可不少:采購民航客機、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加碼在美投資,甚至還要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個面子。
7月21日,貝森特表示:8月1日恢復32%關稅。這個數字對臺灣來說可不是鬧著玩的。
臺灣經濟主要靠半導體出口,美國是最大市場。32%的關稅一旦落實,臺灣的芯片產業基本就涼了半截。
特朗普政府這一手,明擺著就是在告訴臺灣:別以為花點錢就能買到尊重。
去年賴清德剛上臺時,也搞過一次"竄訪"。那次去南太平洋地區,只能在夏威夷和關島轉機,連美國本土都沒碰著。
這回好不容易能到紐約和達拉斯,本想著能風光一把,結果還沒出發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特朗普跟拜登不一樣,他做生意出身,講究的是實打實的利益。拜登時期,臺灣還能靠著"民主價值觀"這套說辭混個臉熟。
特朗普上臺后,這套就不管用了。你想來美國?可以,先看看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好處。
巴拉圭總統培尼亞也不是省油的燈。聽說賴清德要來訪問,馬上提出要"更高層次的合作"。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給錢,多給錢。這些中南美洲的小國也學精了,知道臺灣現在處境尷尬,正是“獅子大開口”的好時機。
臺灣民進黨這些年一直搞"親美抗中"那一套,把所有籌碼都壓在美國身上。
結果呢?美國根本不把臺灣當回事,需要的時候拿來用用,不需要的時候踢到一邊。這次的關稅威脅就是最好的證明。
賴清德這次"過境"計劃,本來是想在國際上刷存在感,順便向島內民眾展示自己的"外交成果"。
沒想到還沒出門就挨了一悶棍。8月14號還要轉到達拉斯,估計到時候還得再掏一筆錢。
臺灣現在的處境,就像一個總想攀高枝的人,不斷地送禮討好,結果人家根本不把你當回事。
越是卑躬屈膝,越是被人看不起。大陸早就說過,"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這話現在看來真是一語中的。
民進黨把臺灣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以為能借美國的勢來對抗大陸。
殊不知美國人精著呢,臺灣在他們眼里就是個“提款機”,需要錢的時候就敲一筆。這次的關稅威脅,不過是美國敲詐臺灣的又一個手段罷了。
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命根子,占了出口的大頭。美國威脅加征32%的關稅,等于是掐住了臺灣的經濟命脈。
民進黨當局為了討好美國,不惜犧牲臺灣的經濟利益,最后受苦的還是臺灣老百姓。
說到底,臺灣現在一邊要應付美國的敲詐勒索,一邊還要在國際上維持那點可憐的"尊嚴"。
民進黨的這套"跪舔外交"已經走到了死胡同。美國人看得清清楚楚,臺灣就是個“冤大頭”,有求于人的時候就多敲一筆。
特朗普這次的“下馬威”,不過是個開始。往后臺灣要想在美國那里討到好處,恐怕得準備更多的"買路錢"了。
臺灣越是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越是會被人家拿捏得死死的。
與其花大價錢去美國"過境"刷存在感,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發展自己的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畢竟,真正的尊重是靠實力贏來的,不是靠“卑躬屈膝”換來的!
信息來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關稅威脅言論 - 2025年7月21日
賴清德計劃"過境"紐約行程安排 - 2025年7月
賴清德預計"竄訪"中南美洲三國計劃 - 2025年7月
賴清德計劃轉道達拉斯行程 - 2025年7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