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最近的動向其實不算熱鬧,但細看每個人的動態,真能看出點門道,廈門這邊,蒯曼、覃予萱、平野美宇三人已經集結,訓練場邊那一盆球、那份認真,多少能嗅出乒超聯賽第二階段的火藥味,另一邊,孫穎莎沒回河北,留在北京加練,短發新造型、訓練館合影、老搭檔李雅久違同框,外人看來是日常,但懂球的都明白,這背后是多少不服輸的執著和壓力,至于林高遠,廣州合練新照一出,隊友、球迷的關注度蹭蹭往上竄,這就是中國乒乓的江湖,哪怕休假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卷著、沖著,很難說誰真能“躺平一天。
先說廈門這邊吧,深大俱樂部的陣容變化其實有點意思,平野美宇剛剛跟隊抵達,手上還拎著“莎莎杯,粉絲濾鏡拉滿,氣氛明顯比在日本隊時輕松多了,蒯曼、覃予萱和她湊一桌,訓練的畫面也有點意思——這一盆球擺旁邊,三人分工明顯,尤其覃予萱和平野湊女雙,兩個右手轉圈圈,老實說,這種配置在國乒里不算常規,之前莎莎和王曼昱的組合已經讓球迷對“雙右轉圈印象深刻,現場看著就有點迷糊,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更多戰術試錯的空間,教練組明顯是想讓平野和不同搭檔多試水,畢竟,上一階段她和蒯曼的女雙兩場全勝,這次輪換下陣,意在長遠。
問題也來了,這一階段莎莎大概率不打,第一場露個臉、場外當臨時教練,剩下就全權交給隊友,這種安排本身就很耐人尋味,既是信任,也是逼著年輕人自己扛壓力,往好了說,鍛煉機會,往壞了看,就是國乒高層對主力的保護,但話又說回來,誰沒點隱憂,奧運年剛過,誰都不想在俱樂部階段冒太大風險,球迷嘴上說“擺爛,但真到比賽日,誰不想贏個痛快。
再說孫穎莎,簡直國乒勞模的代表,別人在放假,她在訓練館里泡著,坊間都說“人參果沒比賽就消失,其實莎莎這訓練強度,真的是用時間換實力,前幾天和姚睿軒練球,小楊專程從河北趕過來看她,合影一出,氣氛很暖,頭發剪短了,精神氣更足,最打動人的細節其實是和李雅合影,久違的“姐倆同框,追溯上一次還得翻到全運會資格賽,那種陪伴感和團隊氛圍,對頂尖運動員來說,比什么都重要,莎莎這種“卷勁,既是壓力也是動力,休假不松懈,沒人看見的時候才更能決定分水嶺。
外界常說國乒教練員一到乒超就集體休假,運動員各自回俱樂部,體總訓練館反而冷清,但你看真正想上位的主力,哪有真休息的時候,孫穎莎就是例子,習慣了“別人玩她練、別人睡她還練,這種自律和投入,外人很難感同身受,但每次看到她狀態刷新,球迷都知道這不是偶然。
轉到林高遠這邊,廣東球館里新合影成了小熱點,高遠和徐海東、陳垣宇一起練球,旁邊李藝杰、黃旭男觀戰,鏡頭里的輕松感和隊內氛圍,和國乒主力的高壓訓練是兩種風格,今年汕頭明潤多了三個小將,陣容厚度明顯提升,高遠帶著弟弟們一起備戰,既是大哥擔當,也是團隊磨合的寫照,男雙配置上,陳垣宇、徐海東和高遠的搭檔組合,彼此信任度很高,團體賽講究的就是心氣合一,這批小將如果能頂住壓力,男團的整體戰力或許要比去年更值得期待。
球迷都在問,這種“休假期備戰到底有沒有意義,每年乒超都得面臨主力“擺爛、新秀上位的矛盾,但細看每個隊員的動態,其實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有的加練,有的磨合,有的抓住每一場比賽機會,畢竟,國乒的基石從來不是靠一兩場大賽拼出來的,而是這種點滴積累、日常內卷的結果。
此情此景,多少讓人想到前幾年樊振東、馬龍在乒超的那種“帶隊模式,一邊是主力壓陣,另一邊是小將拼命刷存在感,這種內卷式良性競爭,才是中國乒乓的底氣所在。
最后再展望一句,乒超第二階段馬上開打,廈門、廣州、北京,各路人馬都已蓄勢待發,各隊主力有取舍,小將有機會,最終誰能抓住窗口期上位,還是得看場上的真章,球迷嘴里的“卷,其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釋,誰也不想錯過自己該有的高光時刻,這就是國乒的現實,也是每個球迷津津樂道的日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