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磊)夜幕降臨,當工地的喧囂漸息,鄠周眉項目部的會議室卻燈火通明,每周三節雷打不動的“夜間小課堂”已成為項目全員自我提升的“加油站”和團隊凝聚的“粘合劑”。項目開工以來,團隊創新打造“人人當講師,技能共提升”的學習平臺,有效激發學習熱情,促進知識共享與經驗互通,為項目高質量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熔爐淬煉,鍛造過硬專業根基。面對施工內容繁雜、作業面分散、技術挑戰多的現狀,“夜間小課堂”緊密對接一線需求,深度融入工程實踐。聚焦掛籃施工、裝配式涵洞、建筑垃圾路基填筑等關鍵技術難點,課堂內容如同量身定制的“解題寶典”。技術骨干傾囊相授實戰案例與操作訣竅,青年員工積極提問碰撞創新火花。深入淺出地講解與互動,顯著提升了管理人員對施工流程、技術規范的理解深度,為工程高效推進和精細化管理筑牢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基石固本,筑牢安全質量防線。安全與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課堂聚焦橋梁、路基施工中的安全質量管理痛點,結合真實事故案例,深入剖析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等隱患的識別與防范策略。尤其在橋梁架設施工等關鍵環節專題中,系統梳理工藝,精準解讀要點,圍繞安裝、使用、拆除等核心環節深入講解。源自親身經歷的案例剖析,讓“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理念刻骨銘心。這種沉浸式、互動式學習,不僅提升了全員的安全質量意識和技能,更在交流中增進了理解與信任,營造出人人講安全、事事重質量、團結協作的濃厚氛圍。
紐帶聯結,催化跨界融合共享。課堂超越知識傳遞,構建起開放高效的跨領域交流平臺。不同部門、專業的員工匯聚一堂,共解施工“疑難雜癥”,暢談工作“金點子”。大家緊密結合項目實際,在材料采購、設備租賃、施工調度、項目管理等方面提出大量降本增效建議,有效助力管理優化。員工主動展示專長,分享無人機操作技巧并成功應用于安全巡查,顯著提升監控效率。思想的交融碰撞,催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
引擎驅動,激發創新實踐突破。學習成果最終轉化為創新動力。通過課堂持續浸潤,項目積極引入行業前沿理念與技術。路基無人智能壓實、輕質材料高效分揀、高精度3D平地機找平等先進工藝應用,為路基填筑質量提供科技支撐;超聲波樁基檢測、樁頭環切工藝推廣,顯著提升橋梁關鍵指標合格率。尤為突出的是,團隊基于學習探索自主研發的“變截面連續箱梁懸臂掛籃施工智能化噴淋養護技術”,已成功獲得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這些源自學習、成于實踐的創新成果,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質量與經濟效益,贏得業主高度贊譽。
機制保障,成效顯著未來可期。為激發活力、保障質量,項目部建立了科學評價機制,課后聽眾依據內容實用性、專業性、互動效果用手機APP進行綜合評分,每月評選“最佳講師”,形成“比學趕超”的良性循環。截至目前,已有70名員工登臺授課。這一實踐成功打破了部門與專業壁壘,拓寬了員工知識視野,錘煉出一支“一專多能、創新進取”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下一步,項目部將以“夜間小課堂”為載體,豐富形式內容,邀請專家線上解讀大數據、物聯網、BIM等前沿技術與管理的融合應用;組織觀摩優秀標桿,汲取先進經驗與技術。著力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優化流程、提升效益的實際效能,為項目高質量建設注入智慧活力,為公司鍛造高素質隊伍、夯實長遠發展根基提供強勁支撐。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