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上演“甩鍋大戲”,這次連孩子的照片都用上了……
最近,特朗普出席一場聚焦芬太尼問題的活動,場面一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臺上,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聲淚俱下地控訴毒品摧毀了她的家庭。而特朗普呢,手里舉著那位14歲孩子的照片,情緒也很激動,突然來了一句:“我相信中國會對這些人執(zhí)行死刑。”
聽到這句話,不少中國網(wǎng)友都愣住了——咱們又怎么了?你美國的毒品問題這么嚴重,怎么話題拐了個彎,拐到中國來了?
一、美國街頭的“喪尸日常”,全靠芬太尼撐場面?
如果你最近刷到過一些美國街拍博主的短視頻,估計會以為自己誤入了喪尸片片場。
街邊一排排“躺平”的人,有的歪著頭一動不動,有的像被定格了一樣后仰站著,還有人突然在街頭發(fā)出慘叫……讓人后背發(fā)涼。
而這些畫面背后的“主角”,就是芬太尼。
這種原本用于手術止痛的強效麻醉藥,已經(jīng)成了街頭最常見的毒品之一。它的藥效強到什么程度?比海洛因還猛幾十倍,只要一點點就能讓人上癮。
更可怕的是,芬太尼便宜又容易買到。美國很多地方甚至不怎么設限,買止痛藥比買香煙還容易。初中生、老人,只要想買,沒人攔你。
你敢信?在美國,買瓶啤酒都得查身份證,結果買致命毒品卻沒人管。
二、孩子死于毒品,美國卻在找“替罪羊”?
芬太尼的泛濫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僅去年,美國就有8萬人死于與毒品相關的問題,而其中芬太尼占了大頭。
那些悲傷的家庭、痛哭的父母、失控的街頭,難道不是美國制度和監(jiān)管層面出了嚴重問題嗎?
可特朗普上臺第一反應不是自查、不是改革,而是把矛頭對準中國。
早在任期內,他就開始宣稱“芬太尼來自中國”,并順勢加了20%的關稅,打著“禁毒”的幌子,對中國出口下手。
可問題來了,現(xiàn)在美國市面上流通的大量芬太尼,主要產地是墨西哥。這點美國媒體也有報道,特朗普難道不清楚?
他當然清楚。可他更清楚的是——甩鍋給中國更容易轉移國內的憤怒,更方便打壓中美貿易。
三、特朗普的“表演秀”,能糊弄多久?
特朗普這番舉娃照片、聲淚俱下的發(fā)言,看似情真意切,實則是一場極其高明的“情緒操控”。
用家長的悲痛博同情,用“中國會判死刑”來暗示美國的無能,最終目的就是兩個字:洗白。
但他似乎忘了,今天的觀眾早就不是幾年前的吃瓜群眾了。社交媒體鋪天蓋地地扒皮、辟謠,一條假的信息活不過半天。
這次他的發(fā)言雖然在美國部分民眾中引起了共鳴,但更多的人開始反思:我們的問題,真的是別人造成的嗎?
結語:與其甩鍋,不如真動手整治毒品
說到底,毒品是毀掉無數(shù)家庭的罪魁禍首。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靠煽情,也不靠甩鍋,更不靠政治演戲,而是靠實打實的政策、嚴密的監(jiān)管和全民參與的禁毒體系。
在這點上,中國的確值得參考。我們國家對于毒品的態(tài)度一直是“零容忍”,對于制毒販毒者,從不手軟,死刑該上就上。
可問題是,借用中國來“立人設”,并不能掩蓋你治理無力的現(xiàn)實。特朗普這波操作,說難聽點,是拿別人的苦難當舞臺,拿中國當擋箭牌,觀眾未必買賬。
毒品不滅,政客不醒,受苦的永遠是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