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培育特色農業產業品牌,是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全縣各鄉鎮以推廣巨龍鎮羊角嘴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符合縣域實際的鄉村振興“蓬安實踐”,為鄉村發展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現將石孔鄉相關做法摘編刊發,供交流借鑒。
近年來,石孔鄉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筑基、品牌興農”發展思路,將黨建工作與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持續擦亮“石孔貢米”特色品牌。
一、黨委統籌,示范培育
鄉黨委集體研究,立足石孔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以小玉村為核心建設500余畝優質水稻種植區,輻射帶動4個村(社區)連片發展規模化種植。建立“黨委研判、班子包片、黨員包保”工作機制,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梯田改造2000余畝,硬化道路7公里,完善灌溉系統3600余米,構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現代農業格局。
二、支部引領,多元共建
深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村黨支部牽頭領辦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黨員帶動農戶發展油香米種植800余畝,年產量達380余噸。與常豐農業公司簽訂品牌共建協議,開發“貢米禮盒”“石孔油香米”等系列產品,“石孔貢米”多次亮相農產品交易會、農博會等,并在中央電視臺《誰知盤中餐》欄目專題報道,產品暢銷省內外。
三、黨員帶頭,人才助力
實施“先鋒領航”行動,設立黨員技術崗13個,組建農機服務隊6支,全力解決育秧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生產難題,實現黨員在產業鏈全覆蓋。建立“專家+本土人才”雙輪驅動機制,邀請市農科院專家開展“田間課堂”5場次,組織蹲點專家服務團隊深入專合社、家庭農場等開展技術服務40余次。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孵化“羅偉直播間”等帶貨平臺,培育“新農人”3名,通過“產地直供+直播帶貨”年銷售石孔大米100余噸,2024年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來源 蓬安先鋒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