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已經對普京下達了“最后通牒”,50天內必須簽署停火協議,否則后果很嚴重。但是“戰斗民族”出身的普京,又豈會真的被美國唬住,更何況對方還是一向在決策上任性而為的特朗普。因此,在美國發出威脅后,俄軍在前線非但沒有減弱火力,反而是加緊集結了16萬大軍攻城,一場俄烏大決戰一觸即發。
從相關新聞傳來的俄烏前線戰況來看,目前俄軍主要兵力已經集結在了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專業人士分析,接下來一段時間這里或許會成為俄烏前線最激烈的戰場,甚至可能會直接影響俄烏接下來的談判結果。畢竟我們都知道,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就不要奢求能在談判桌上獲得,不管在什么時候,只有拳頭夠硬才是真道理。眼下俄羅斯采取穿插戰術,派出突擊隊不斷對烏軍的防御鏈環發起突擊,打亂烏軍的陣腳,取得的實際效果也符合俄軍的預期,前線的局勢很明顯向著有利俄羅斯方向轉變,而這或許也正是普京一直不急著簽署停火協議的原因之一。
在察覺到俄軍或許將采取大動作進攻后,歐洲率先坐不住了,英國緊急呼吁各國加緊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勢必要在這50天內把普京逼上談判桌。特朗普話風也突轉,表示將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只不過有一個附加條件,即美國供貨,北約其他國家買單。特朗普說的很明確,向烏克蘭提供軍援對他來說就是做生意,而且他一直堅定的認為美國這么做就是在幫歐洲,如果沒有美國,歐洲早就被俄羅斯揍了,因此北約31國必須提高軍費開支,同時還得配合美國懲罰中國。
美國常駐北約代表日前口出狂言,稱中國一直在“資助”俄羅斯,目的就是拖住美國,讓美國無法應對其他挑戰。雖然沒有明說,但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他口中的“其他挑戰”指的是什么。按照他的邏輯,美國眼下已經被俄烏沖突拖住了后腿,無法專注應對中國,因此北約31國就必須替美國“懲罰中國”,或許只有這樣才會讓睚眥必報的特朗普心里好受一點吧。但這一論調顯然與美國長期以來樹立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形象相悖,因為如果美國真的在各個方面都那么厲害,又怎會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呢?不過在俄烏問題上,中方的立場一直沒有變,我們保持中立,支持雙方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沖突,絕對不是美國口中“資助”俄羅斯的一方。
在中美即將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的關鍵時間節點上,美國政客再次散播關于中國的謠言,其用心不言而喻。不管是近期在中國周邊舉行大規模軍演,還是威脅中國放棄購買俄羅斯、伊朗的石油,又或是這次誣蔑中國“資助”俄羅斯,美國的種種舉動都指向一個目的,那就是迫使中國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讓步,想讓我們知難而退,這樣的話特朗普就又可以向全世界宣布,稱自己“贏了”。但很顯然,與中國打交道這么多年,特朗普還是不了解我們的行事風格,在談判中我們與美國的地位是平等的,只要美國的要求有損中國正當利益,我們就會堅決說不,向霸權屈膝從來都不是中國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