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埃及旅游,一天之內被騙8次是種什么體驗?
去逛金字塔,騎駱駝出發(fā)前砍好的價格是200埃鎊,最后卻要給800埃鎊,不然你在半路就被趕下來。
好不容易出了金字塔,路上遇到熱心小哥幫忙帶路,轉頭便向你索要小費。
更離譜的是,當你站在開羅路邊,有人路過幫你整理了一下頭巾,你以為對方很好心,又被要走了200埃鎊。
去埃及旅游,原想著的是要在金字塔、獅身人面、尼羅河、美麗的撒哈拉沙漠等地打卡拍照。
沒想到的是,最后卻變成了一場大型“埃及受騙記”。
在2024年,去埃及旅游的人有1570萬人次,中國游客占到了8.6%,2025年預計中國游客將達到48萬人次。
那么多人在埃及受騙,為何年輕人出國旅游還是首選埃及?
說起埃及旅游的火熱程度,看各大平臺的相關數(shù)據(jù),就能窺見它的熱度。
在某音的“埃及”話題之下,播放量超98.9億次。在某書的同一話題之下,有9.7億次的瀏覽量和很高的討論度。
而“埃及避雷”“埃及受騙記”等熱門筆記,更是隱隱成為“流量密碼”。
有博主在視頻平臺分享,她和朋友到了埃及后,原想著出發(fā)前明碼標價,總不能上當受騙,或者有其他意外。
但在博主的第二段行程,埃及司機要求加價到2200埃鎊。
博主態(tài)度強硬地拒絕后,司機拿著1500埃鎊,將他們放到了半路,獨留博主和朋友,在埃及近40度的高溫天里又氣又凌亂。
你以為埃及的騙術,只有這些?
有博主在埃及乘坐馬車,說好的50分鐘50埃鎊。
中途車夫大哥把他帶到了好幾處售賣香料、工藝品的店鋪,博主堅決不買任何東西,車夫大哥的臉越變越黑。
就在50分鐘的觀光快要結束時,車夫大哥下車去買了兩杯果汁,最終,除了馬車的費用,博主還被強賣了2杯果汁40埃鎊。
實際上去埃及旅游,臨時加價,給馬、駱駝要一份小費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兒。
各種層出不窮的“騙術”,看得人哭笑不得。
在埃及的任何景點,小到一瓶礦泉水,大到景區(qū)門票,沒有一個埃及人是誠實的,你如果不砍價,就等著“被宰”;
你打車行駛時,會忽然遇見有人上車,聲稱知道更近的路線,你需要言辭強硬地趕他下車;
連在埃及酒店里,你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不然回去一對賬,肉疼的一定是自己的錢包。
你眼里看到的是美景,在埃及人眼里,你就是行走的“提款機”。
很多人遠赴異國他鄉(xiāng)旅游,為的是看看不同的風土人情,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
可一趟旅行中,如果需要不停地帶上自己的“腦子”,甚至比上班還“心累”,又是什么吸引著年輕人去埃及旅游的?
首先,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旅游資源那是相當?shù)呢S富。
另外,它的中東異域風情,獨有的特色小商品、莎草紙畫、手作小物件等,更是能輕易抓住年輕人的心。
更令人心動的是,落地只要25美金,就可以快速入境,讓出國游變成了一項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這些條件,對大批踏上埃及的游客來說,還不夠有吸引力,畢竟風景獨好的,不只有埃及。
實際上,埃及最吸引人的一點,絕對是:當?shù)匚飪r便宜。
和在歐美國家旅游,花費幾萬打底,甚至吃個飯都要花費上千塊相比,埃及讓很多年輕人,打開了匯率的另一種心動模式。
目前,1人民幣可兌換6.92埃鎊。所以,在埃及的大街小巷里穿梭,你會被埃及便宜的物價所折服。
有博主打車去目的地,行程30多公里,最后支付的費用,相當于是每公里1元人民幣。
另外,埃及超低的物價還表現(xiàn)在,想要足不出戶遠眺大海,海景房大概只需要150元人民幣。
想要體驗潛海、體驗熱氣球,體驗在埃及短期內學會一項技能,都只需花費很低的費用。
有博主在埃及玩了3個月,包含往返機票,花費只有1.8萬元。
吃喝玩樂花費低,住宿費用不高,可以嘗試各種運動和技能,極致的旅行性價比,解釋了埃及游火熱的所有原因。
為何埃及人對游客如此不友好?很多人認為“窮”是“原罪”。
其實,對于埃及來說,窮是事實,但又不完全是。
首先,埃及是熱帶氣候,這讓埃及在農業(yè)上想要自產自足變得很難,所以,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大量進口小麥等成為不爭的事實。
其次,埃及的工業(yè)體系薄弱,無法依靠工業(yè)養(yǎng)活大量人口。
農業(yè)、工業(yè)都無法帶動當?shù)厝司蜆I(yè),旅游相關的服務業(yè),自然就成了埃及人民賴以謀生的經(jīng)濟來源。
所以,在埃及服務業(yè)占了整個GDP的近半。
可即便旅游業(yè)能給埃及300萬人口提供就業(yè),但旅游業(yè)極大的不穩(wěn)定性,淡旺季游客的多寡,都讓埃及人民的生活“吃了上頓沒下頓”。
再加上近幾年,疫情、中東局勢不穩(wěn)定等因素,常常造成航班停飛,糧食進口被迫中斷等問題。
這就讓埃及人民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熱”。
而到了2024年,埃及的通脹率高達35.7%,這也使得月薪在540-1000人民幣左右的埃及人,生活更加難以為繼。
雪上加霜的是,從2022年到2025年,1美元最高可兌換近50埃鎊。
埃鎊越來越不值錢,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這也讓埃及的部分酒店,只敢收美元,或者英鎊等貨幣。
求生的道路都是“困難模式”,埃及當?shù)厝酥荒鼙е澳苜嵰还P是一筆”的心態(tài),用并不光明的手段,活成了游戲里只管“詐騙”的NPC。
甚至埃及街頭的小孩,在看到外國游客時,都會成群結隊地尾隨,他們高喊著“One dollar ,one dollar”。
一邊是生活的困窘,一邊是對游客“更新迭代的騙術”,埃及相關部門雖然也曾發(fā)布公告,會加大后續(xù)在旅游業(yè)上的整改。
層出不窮的“騙術”和監(jiān)管之間,是生活的艱難,亦是文明跌落后的“暗淡無光”。
當國內的“網(wǎng)紅城市”不斷翻新,國外的“網(wǎng)紅國家”也在不斷出圈。
只是,埃及作為曾經(jīng)的中東“大哥”,如今只能靠旅游業(yè)的“火熱”在全球刷“存在感”。隔著千年的時光回望,不僅遜色了很多,甚至有幾分日暮西山的蒼涼。
但不管怎么說,埃及的旅游名片上,不應該只印著“騙術”。
讓人文和風景,留住游客匆匆的腳步,讓游客愿意看見當?shù)厝说恼嬲\和溫度,讓游客愿意深度領略埃及的千年文化。
也許,才是這波“惡名”和性價比齊飛的“網(wǎng)紅經(jīng)濟”,正確的打開方式。
那么,在埃及你是否曾上當受騙,說說你的故事。
參考資料:
1.卡思數(shù)據(jù)丨第一批去埃及旅游的年輕人,已經(jīng)被騙八百回了
2.Klook客路旅行丨人在埃及,剛剛被騙。只要小費給得夠,你甚至可以躺進法老的石棺
3.環(huán)球情報員丨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哥,為何跌下神壇,淪為阿拉伯二流國家
4.Pai和ni的花園丨金字塔下全員惡人,在開羅,我看了割裂的埃及
作者:袖枕青禾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