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歐盟國家游客參觀游覽西安大雁塔。
中旅旅行供圖
中國游客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合影留念。
中青旅遨游旅行供圖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近年來,中國與歐盟國家旅游交流熱度持續攀升,已形成雙向奔赴、深度互動的局面。歐盟國家一直是中國游客出境游主要目的地,中國如今也成為歐盟國家游客出游熱門選擇。
雙向出游增長顯著
暑期是出境游高峰,記者從多家旅行社和在線旅游平臺了解到,歐盟國家是長線游主要目的地,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傳統目的地預訂量增長顯著,匈牙利等新興目的地增速迅猛。
近兩年隨著全球旅游市場加速復蘇,中國游客赴歐盟國家旅游人數穩步增長。馬蜂窩目的地研究院副院長王曉雪介紹:“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是目前中國游客前往最多的歐盟國家。此外,斯洛文尼亞、拉脫維亞、捷克、羅馬尼亞等相對小眾的歐盟國家旅游熱度增長顯著?!?/p>
“2024年以來,中國游客赴歐盟國家旅游訂單同比翻倍。今年上半年,選擇法國等西歐路線的游客占比近三成,同時北歐、南歐、中東歐等部分歐盟國家旅游熱度也迅速增長,暑期北歐系列產品預訂人數已與西歐持平?!敝星嗦缅塾喂径麻L韓杰說。
中國旅游集團旅行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趙紅宇表示:“歐盟國家一直是中國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地。目前中國對歐盟大部分國家實行免簽,這大大推動了入境游發展。”
攜程集團Trip.com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的游客入境中國數量最多。意大利、西班牙的入境游訂單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68%和102%。
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介紹:“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歐盟國家入境游客不斷增長,我們將研發相應產品線路并培訓小語種導游?!?/p>
“我們的德國合作伙伴之前以推廣中國常規旅游線路為主,現在已增加中國西南部、西部深度游線路。意大利合作伙伴今年新增了幾條來華旅游線路,游客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他們對中國旅游信心十足?!彼拇ǔ啥紭O自游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廖仲強說。
深度游產品受歡迎
2004年,歐盟國家成為中國公民旅游目的地國家。20多年來,中國游客赴歐旅游發展迅速。途牛歐洲產品負責人黃明虎介紹:“赴歐旅游從過去的八國、十國等多國連線打卡游,發展到近些年一國、兩國或三國連線的高品質深度游或者小眾目的地探秘游并漸成主流。目的地從最初的西歐國家,擴展到歐盟多國,組織形式從大團跟團游,全面擴展到小團、私家團、自由行、目的地參團等多種形式?!?/p>
奧地利宸星商務旅行社總經理王潼告訴記者:“現在中國游客對歐盟國家深度游的需求越來越強。這要求我們的產品更有深度,服務更加細致?!?/p>
華程國旅集團去年獨家推出“品讀”歐洲城市系列線路。歐洲當地大咖講師帶隊,走進城市的街頭巷尾,解鎖更地道、更具煙火氣的原味歐洲旅行體驗。首批涵蓋巴黎、布拉格、維也納、羅馬等城市,受到游客喜愛。今年還推出了TRIP2EU“歐洲循環巴士游”,提供標準化服務以及靈活線路組合,游客可在20多個城市自由上下車。
據華程國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中文服務已覆蓋歐盟多地,巴黎老佛爺百貨提供中文導購、中文購物指南和便捷退稅服務,維也納美泉宮、羅馬斗獸場等熱門景點提供中文講解器;歐洲鐵路通票官網支持中文界面,并提供中文客服咨詢。同時,支付寶在歐洲覆蓋超40萬商戶,支持掃碼領券和即時退稅。
趙紅宇向記者介紹:“目前,歐盟入境中國游呈現散客化、個性化和深度化的趨勢。歐盟游客對中華文化有濃厚興趣,來華自由行的比例逐漸上升,已超過80%;目的地選擇越來越豐富,不再局限于經典景區和線路。歐盟游客消費能力相對較強,中國的入境游產品和商品性價比高,中旅旅行將借助‘即買即退’的便利化政策,推動入境消費高質量發展。”
合作前景更加廣闊
旅游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徑。在中青旅全國特級導游張洋看來:“越來越多的歐盟游客來到中國,加深對中國發展的了解。外語導游不僅是語言橋梁,也是文化使者,我們為海外游客介紹中國的歷史和發展,講述中國故事,讓他們得以認識真正的中國?!?/p>
歐盟國家游客對中國越來越熟悉。北京游客夢然多次到歐盟國家旅游,她告訴記者:“7月初,我在西班牙買披薩時,店主得知我來自中國,就對我說‘I love China’,并介紹他剛從中國旅行回來,看到了中國發展的繁榮景象。他非常喜歡中國美食,希望再去中國?!?/p>
“中國現在向大部分歐盟國家開放免簽,我身邊很多歐洲同行都對中國之行充滿濃厚興趣。相信隨著中歐交流的深入,政策利好不斷釋放,中歐旅游交往將更加頻密。”王潼說。
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楊勁松認為,中歐旅游交流對其他領域有明顯推動作用:在經濟和就業方面,大量中國游客的到來,為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匈牙利等熱門旅游目的地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增加了一定的就業崗位;在產業交流與合作方面,中歐之間大規模的游客雙向流動,帶動了交通、住宿、餐飲、購物、金融、保險等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方面,基于旅游交往中親身體驗的文化認知,能有效消除偏見和誤解,增進民眾間的好感與友誼。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研究員張金山指出,中國和歐盟國家之間互辦旅游年成為外交領域的重要內容。中國與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希臘等多國創新性地互辦“旅游年”“文化和旅游年”活動,成為促進雙邊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并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
展望中歐旅游發展前景,張金山認為:“在中歐政治經貿往來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情況下,雙邊旅游人次和旅游花費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旅游服務貿易規模將持續擴大?!?/p>
楊勁松指出:“未來中歐旅游產品將向深度體驗、主題旅游、生活方式旅游等方向轉變,更貼近游客需求。市場秩序、游客安全和權益保護等服務也有望得到明顯提升。”(本報記者 趙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23日第12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