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氣血療法項目面向全國推廣】
7月23日上午,由全國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辦公室主辦,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中醫藥文化發展分會與山西鳴岐醫療集團承辦的“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研討會、中醫氣血療法項目傳承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來自全國的嘉賓和專家學者圍繞中醫氣血療法的應用與推廣進行學術研討,并就中醫氣血療法的項目傳承課題展開了深度學術交流與座談。此次研討會標志著“中醫氣血療法項目傳承”正式在全國范圍開始推廣,也是山西作為中醫藥文化大省新的崛起。
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
據介紹,在上世紀70年代,中醫氣血流派創始人、國家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知名專家庫成員、技術傳承人姚登貴就開始對中醫氣血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其創立的頑固性便秘綜合療法在1999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推廣項目。發展到今天,中醫氣血療法被列為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面向全國推廣。
開幕式上,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工程師劉兆彬,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分別以《用品牌引領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大力發展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為題發表主旨講話。
劉兆彬特別強調標準化在品牌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他表示,過去的中醫還沒有用到標準化的概念,但未來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靠的就是標準化引領,氣血療法實現了理法體系化和方藥標準化,在這個領域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張景安提出,中醫藥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融合AI、生物技術等現代科技,通過產業升級,制度優化與文化傳承,形成的先進生產力體系,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三大特征,其最終目標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他希望中醫氣血療法能利用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的項目平臺,加速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為健康中國和全球醫療貢獻價值。
傳承推廣旨在學術創新
開幕式后,全國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楊建波介紹了該項目傳承的立項情況。根據《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傳承人及傳承技術管理辦法》規定及入選流程,姚登貴首創的“中醫氣血療法”成功入選“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楊建波介紹,中醫氣血療法具有完善嚴整的理法體系和方藥的標準體系,適合現代人健康理念,適合作為優秀的中醫藥文化而普及推廣,應加大傳承推廣應用的力度和范圍。隨后,楊建波向姚登貴頒發了“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傳承人”榮譽證書,向山西鳴岐醫療集團旗下的登貴堂中醫連鎖各省、區醫師代表頒授“衛生健康技術推廣傳承應用項目·傳承基地”證牌。
中醫氣血療法傳承人姚朝輝就氣血療法的推廣傳承計劃進行了專題介紹。他表示,氣血療法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推廣的目的旨在通過傳承再次系統梳理氣血療法的學術思想、臨床特色及現代應用,積極與其他學術流派、醫療機構展開交流合作與學術創新,為臨床實踐、科研教學提供參考。他介紹,在未來3—5年,將與國家公益機構攜手,陸續開展以少兒自閉癥、腦癱、癲癇、抑郁及股骨頭壞死、重癥肌無力、類風濕骨病等為代表的十大經典病證公益援助活動,切實解決困難患者的醫療救助問題。
最后,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還舉行了“中醫氣血療法的應用與推廣”學術研討,就中醫氣血療法的項目傳承課題展開了深度學術交流與座談。山西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山西鳴岐醫療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崔鳴岐對氣血療法的全國推廣與傳承進行表態。他希望隨著中醫氣血療法項目傳承的不斷深入普及推廣,能為更多的醫療機構、中醫從業人員帶來全新的理念變革,進一步提升中醫文化的普及力度和創新力度,在守正為基、創新為翼的新時代讓中醫文化在傳承中迸發活力,讓有著千年悠久歷史和基因傳承的中醫藥文明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優勢,能夠更廣泛、更全面地服務百姓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