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AI撕裂數據與實體的邊界,量子計算探索物理規則的邊緣,綠色科技重塑增長的倫理,低空經濟、機器人、大模型打開科技躍遷的大門。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企業需要以智慧為坐標,穿透技術、組織與商業模式的“三重結界”,在數字與實體的糾纏中鍛造新物種。在這背后,是一群技術興國的信奉者,產業躍遷的掌舵人、商業社會的洞察者、認知邊界的拓荒者,這些企業家永遠走在創新的前沿。 與智者同行者,必將率先觸摸未來;與AI共振,終將定義下一個紀元。 我們邀請了多位國內外頂尖創新與商業領袖,人工智能鏈主和龍頭創新企業,共同展望2025產業發展、技術創新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前景。 此文為融中特別策劃·《2025向新·AI未來》系列報道第十五篇。
在當今醫療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康諾思騰作為中國創新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領導者,正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
康諾思騰成立于2019年9月,創始團隊由全球頂級醫療手術機器人專家組成,深耕行業數十年。懷著“引領醫療創新,心系天下健康”的愿景,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的手術機器人平臺,提升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讓更多患者受益于高端醫療科技帶來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公司已在全球設立四大研發中心,并在中國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和美國波士頓、荷蘭阿姆斯特丹、英國樸次茅斯設有分支機構,在大灣區建成超萬平米的量產工廠。
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公司已攻克技術難題,搭建起全面底層技術平臺康諾思騰的自主研發成果Sentire思騰腔鏡手術機器人已于2024年9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并與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及歐洲地區的頂尖醫學中心展開合作,順利完成多個重要專科的臨床案例。此外,公司還在全球設立了三大研發中心,并在深圳建設了超萬平米的量產工廠,依托大灣區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實現手術機器人的“自主研發、自主制造”。
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國際化視野,康諾思騰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技術高地,更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吸引了殷拓集團(EQT)和Alpha JWC Ventures等國際頂級資本的投資,為其業務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以下為融中財經與康諾思騰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王澤睿博士對話實錄,以饗讀者:
融中財經:從影像識別到手術導航,從基層輔助診療到個性化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正在醫療領域掀起一場深刻的效率革命與模式創新。貴司所處AI+醫療產業鏈條哪些關鍵環節、市場格局如何,具備哪些技術/產品優勢等?
王澤睿:康諾思騰(Cornerstone Robotics)作為中國創新型手術機器人企業代表,懷著“引領醫療創新,心系天下健康”的愿景,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的手術機器人平臺。公司目前處于高端醫療設備產業鏈的中游環節,在技術創新研發、產品生產智造、市場推廣銷售和售后服務與培訓支持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公司核心產品Sentire思騰腔鏡手術機器人可應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婦科、胸外科的高難度復雜的手術。
手術機器人依托遙操作實現工作的原理,為嵌入人工智能(AI)算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種操作方式能夠精準記錄手術過程中的各類動作信息與操作數據,為AI算法的應用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基礎。相比傳統腔鏡手術僅能獲取鏡下視頻信息,機器人手術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數據來源。在手術過程中,系統不僅記錄鏡下視頻,還能同步采集手術器械的位置、角度、力度、運動軌跡等多維度數據。這些精確的信息真實反映了手術全過程,為手術的數字化分析、模擬和優化提供了堅實支撐。
AI技術在外科手術的多個環節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術前規劃環節,AI算法通過分析患者檢查數據,制定個性化、精準的手術方案,提升手術成功率;在術中輔助過程中,AI實時監測手術進展,提供智能提示與風險預警,幫助醫生更高效地完成手術;在術后復盤階段,AI深度挖掘手術數據,總結經驗,為手術改進和醫生培訓提供支持。此外,康諾思騰與知名高校開展深入的產學研合作,將科研優勢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融中財經:AI技術與醫療的深度融合,在各個醫療細分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腔鏡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推廣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優勢和潛力?
王澤睿:AI技術在機器人手術中帶來多方面效益:在醫生培訓方面,AI模擬復雜手術場景,提供真實的訓練環境,提升培訓效果;在手術執行過程中,AI實時分析數據,為醫生提供決策支持,提高手術效率與質量;同時,標準化的AI算法和流程控制有助于統一手術標準,提升整體規范性。
然而,AI技術在機器人手術中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全球范圍內,僅有少數企業開展初步探索,尚未形成規模化發展。這主要受限于技術成熟度、市場接受度及政策法規等因素。值得關注的是,國產手術機器人的性能正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國內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國產手術機器人在精度、穩定性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融中財經:DeepSeek的出現給AI+醫療帶來哪些新變革和影響?
王澤睿:隨著DeepSeek、Qwen等大模型的崛起,AI與機器人手術的融合迎來新機遇。這些大模型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與學習能力,能夠深度挖掘海量手術數據。在這一技術交叉領域,國內企業有望憑借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實現突破,在全球機器人手術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根據數據,春節過后的短短兩三周時間里,至少有92家中國醫院官宣或者由媒體報道接入了DeepSeek,完成了本地化部署,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從具體名單看,北上廣的知名醫院、各省市的三甲醫院都在其中。
醫療AI長期發展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實現普惠、精準、可持續的醫療服務升級。
許多醫療AI企業的技術人員都表示,DeepSeek作為基座模型,其醫療垂類模型的建構仍需本地化部署,但經過“微調”后,其在推理和決策場景下的出色表現,的確能為自家產品在處理復雜醫療數據或支持精準決策等方面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高發,醫療資源的緊缺問題日益突出。而醫療AI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與人力瓶頸,將優質醫療能力轉化為可標準化復制的數字服務。例如在基層或偏遠地區,AI大模型作為醫生的智能助手,能夠整合患者的癥狀、病史、檢查結果等多方面數據,利用優質醫療資源訓練出的推理能力進行綜合分析,輔助基層醫生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