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7月23日電(記者董志雯)7月23日,上海楊浦長白新村街道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會上發布了228街坊大思政課程。在楊浦區委宣傳部、長白新村街道和學校代表的共同啟動下,228街坊大思政實踐基地正式揭牌。
記者獲悉,該課程體系立足228街坊工人新村文化陣地,創新構建“理論+實踐”“傳承+創新”的立體化育人模式,為轄區大中小學生提供沉浸式思政教育體驗。
課程體系確立四大育人目標:通過思想引領筑牢信仰根基,借助實踐育人錘煉綜合能力,依托文化傳承厚植家國情懷,立足創新思維激發創造活力。其中特別注重將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紅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
大學思政公開課“微講堂”、初中勞動教育“微課堂”、 紅色檔案教育“微黨課”、工人新村故事“微宣講”、“美樓”社區“微治理”、紅色研學“微漫步”等六大主題課程,有效整合了轄區內各方資源,有效強化了思政教育的多樣性和實效性。其中,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人民城市人民建》精品課程,系統解讀228街坊的更新實踐。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初級中學開發“七彩228”勞動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勞動價值。市、區檔案館聯合推出“跟著檔案學黨史”特色課程,通過珍貴史料講述城市發展故事??缒挲g層的長白228宣講團,用鮮活語言傳遞社區變遷的動人故事。大中小幼學生參與“美樓季”社區治理實踐,培養主人翁意識。楊浦濱江至228街坊的行走路線,讓青少年在丈量城市中感受時代脈動。
課程體系突出三大融合特色:理論教學與實踐體驗深度融合,在實地考察中深化認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守正中創新;普惠教育與個性發展協同推進,滿足不同學段學生需求。特別是將228街坊IP打造、文創設計等新穎形式融入教學,極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為確保課程實施效果,街道構建了三級保障體系:組建由高校專家、檔案工作者、社區骨干等構成的復合型師資隊伍;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預案;整合工人新村展示館等實踐平臺資源。通過街校聯動、資源共享,真正實現思政教育從“單向灌輸”到“雙向奔赴”的轉變。
該課程體系的推出,標志著長白新村街道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方面邁出關鍵一步。未來,街道將在區委宣傳部、區檔案局等多部門指導下,持續優化課程內容,拓展實踐載體,不斷貢獻長白智慧。
在活動的第二環節,“讀檔學史 我來說”系列活動之“城市更新,檔案見證,對話長白 228 街坊”開講,播放短視頻《上海城市更新新生態——長白新村的蝶變》,楊浦區檔案局孫良講授思政課《檔案記載 228 街坊的前世今生》。
隨后,通過論壇對話的形式,以一件件檔案為視角與嘉賓們一起探究長白工人新村的前世今生,感悟人民城市的奮斗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