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學生度過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引導他們放下書本、走進社會參與實踐,2025年暑期,寶雞市金臺區教育體育局組織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實踐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助力全區學子在增長見識、錘煉品格、鑄魂育人的實踐中同步實現知行合一與全面發展。
紅色鑄魂:踐行育人使命
紅色文化是涵養青少年家國情懷的重要源泉,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馬營幼兒園為學前兒童講述寶雞歷史,東仁堡小學以原創朗誦視頻《七月十四日,我們的銘記》的形式,號召孩子們銘記寶雞解放的日子,用鏗鏘童聲傳承紅色基因,從小樹立愛國愛家鄉情懷;西街小學、南坡小學等學校組織學生走進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通過沉浸式參觀抗戰時期工業遺跡、觀看陳列展覽、聆聽烽火歲月故事等環節,使學生深刻感悟“實業報國”的抗戰精神內涵。此類活動不僅讓紅色文化浸潤學生心靈,更有效培養了同學們的歷史責任感和家國情懷。
文化傳承:樹立文化自信
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與魂,是涵養文化自信的源泉。西街小學開展秦腔非遺研學活動,學生們在繪制臉譜時細致勾勒色彩,學唱經典唱段時認真揣摩韻味,沉浸式體驗傳統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鐵路小學組織參觀寶雞民俗博物館,在老物件前駐足端詳,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南坡小學與金利苑幼兒園的師生們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在“何尊”“折觥”等珍貴文物前聆聽歷史故事,探尋周秦文化精髓。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更培育了他們守護中華文化根脈的自覺意識,助力樹立文化自信。
愛鳥護鳥:守護綠水青山
鳥類是人類重要伙伴,護鳥對維護生態平衡意義重大。新福園小學組建“環保宣講團”,學生走進社區,通過發放手冊、現場講解與居民積極互動,將生態文明理念從校園延伸至社會。
三迪小學的孩子們沉浸式走進千渭濕地,用畫筆記錄鳥類靈動身影,在自然課堂中體悟生物多樣性保護真諦;臥龍寺小學精心制作護鳥宣傳視頻,同步開展主題手抄報創作活動,引導學生從觀看到實踐,推動環保意識從認知轉向行動。保護鳥類實踐教育以校園輻射社會,借“小手拉大手”聯動家校社,將護鳥意識轉化為全民生態自覺,夯實生態治理根基。
勞動礪行:實踐培育品格
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民族幼兒園與金陵灣第三幼兒園開展“生活技能大闖關”,孩子們在疊衣被比賽、烹飪體驗中掌握獨立生活能力。
斗雞臺小學開展“勞動一夏”活動,從“家庭責任崗”到“社區小幫手”,孩子們用汗水詮釋責任;回老家參與夏收的孩子們感慨:“烈日下翻曬滿場小麥,真正懂得了珍惜糧食”。三迪中學宏文校區推進“美麗校園我守護”行動,學生分組承擔綠植養護、器材清潔等任務,強化主人翁意識。系列勞動實踐活動,將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社區街巷,用汗水澆灌成長根基。
精準規劃:激發成長潛能
科學規劃暑期生活,能為學生潛能發展搭建廣闊舞臺。金臺區多所校園通過特色實踐活動,讓假期成為成長契機。代家灣小學等學校指導學生設計個性化暑期計劃表,提升時間管理能力與自律品質,為潛能激發筑牢基礎;金陵灣第一幼兒園等園所開展“書香伴暑假”活動,孩子們在分享心得中點燃想象力、提升表達力;斗雞臺小學、臥龍寺小學等學校以體育鍛煉促潛能發展,通過線上指導、運動打卡,鼓勵學生堅持跳繩、籃球等活動,強健體魄。這些活動如催化劑,激發他們成長潛能,讓假期成為充滿成長力量的旅程。
金臺區2025年暑期實踐活動緊扣新時代育人目標,以紅色傳承厚植家國情懷、文化浸潤筑牢自信根基、生態守護培育環保理念、勞動磨礪錘煉責任意識、多元探索拓寬成長路徑。通過系統化設計和多維度推進,構建知識賦能與價值塑造融合、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貫通、個體發展與社會擔當協同的育人生態。下一步,區教體局將持續完善“校內+校外”聯動機制,深化“知識+實踐”育人體系,推動實踐教育課程化、體系化建設,為金臺學子全面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武楷文)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