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吉利銷量爆發引發行業關注。
吉利星愿以上半年累計204940輛的耀眼成績,不僅奪得了全品類車型銷量冠軍的桂冠,更以“每分鐘售出一輛”的驚人速度刷新行業紀錄。
吉利在上半年的表現卻超出市場預期。除了售價僅6.58萬起的A0級純電小車星愿掀起一場關于價值標桿的深刻變革之外,其他子品牌表現同樣不俗。上半年吉利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面對喜人銷量,吉利甚至順勢將271萬輛的年度目標任務提高至300萬輛。
真正讓行業感到震驚的,是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5月新能源滲透率達59%(138,021輛),6月新能源銷量122,367輛,占比52%。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車型累計72.52萬輛,同比暴漲126%。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最新數據,2025年1至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93.7萬輛?,同比增長40.3%,占同期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3%。吉利的銷量高于行業平均增速,新能源汽車占比也高于行業平均。
吉利的優異表現,讓其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追捧,截至7月23日午盤,吉利股價年內漲幅超30%,這一增幅位居汽車板塊前列。最新市值為1904億港元。
特斯拉的勁敵是吉利
此前行業一直認為特斯拉在國內的勁敵是某領軍車企,但是目前來看特斯拉的真正勁敵是吉利。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汽車以72.5萬輛的銷量成績位列第二,同比暴漲126.5%,與頭部第一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目前吉利銀河成為家族新能源車銷量的核心驅動力,其A0級純電車型吉利星愿連續多月銷量破3萬輛。上半年,領克與極氪則分別貢獻8.6萬輛和9.1萬輛,其中極氪007、7X成為支柱車型。
6月是分水嶺。吉利銷量達236036輛,整體銷量還是不如頭部車企,但是同比增長達42%,增速高于頭部車企。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第三的是奇瑞,前6個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35.94萬輛。2025年1-6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260,124輛,同比增長14.5%,并以5個月突破百萬輛的速度刷新歷史紀錄。其中,6月單月銷量233,607輛,同比增長16.6%。
另一自主品牌長安上半年整體銷量367521輛,新能源汽車銷量12.2萬輛。五大自主品牌中的長城上半年銷量為56.98萬臺,同比增長1.81%,其中新能源車銷量16.04萬臺,新能源車銷量占總銷量的28.2%,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0個百分點。但主打品牌銷量不增反降,坦克品牌新能源車銷量為10.37萬臺,同比下降10.67%,歐拉品牌銷量1.39萬臺,同比下降56.19%。長城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只有排名第一的7%,已經成自主五強中的掉隊者。
無論銷售總量還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吉利都穩坐第二把交椅。
吉利的策略其實比較簡單,就是“摸著頭部車企過河”,從吉利推出的車型就可見一斑,吉利旗下車型幾乎都是對標頭部,搶走不少客戶。
2024年吉利全年研發費用?1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研發占比約為4.3%。盡管吉利的研發投入不足頭部車企的1/5,卻在凈利率上反超1.64個百分點,更是高出長安汽車3.17個百分點,也高出長城0.71個百分點。166.3億元的凈利率高于長城和長安的126.9億元和73.21億元。
吉利與奇瑞的暗戰?
吉利和奇瑞原本沒有太大過節,但不久前奇瑞高管“拉踩”吉利,或讓兩家關系出現裂痕。“爛車一臺”、“二排擠得很”、“音響爛”……奇瑞汽車營銷副總經理姚飛(ID“姚遠方”),近日因在抖音“A9創始人版車主群”中的一系列“拉踩”吉利銀河星耀8的言論,不僅引發眾多網友吐槽,更將奇瑞和吉利兩大自主品牌頭部車企推上風口浪尖。
作為奇瑞銷售人員,“拉踩”吉利或有跡可循,畢竟吉利銀河星耀8直接對標的是奇瑞風云A9,風云A9是奇瑞風云首款寬體C級長續航旗艦轎車,售價在14萬元左右,與吉利銀河星耀8對位。因此,奇瑞高管的言論被外界認為是競品間“明爭暗斗”的再次升級。
此前,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曾多次呼吁車企間停止內卷、公平競爭。這次奇瑞高管的“拉踩”直接讓其“打臉”,吉利自然也無法接受。很快吉利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已就個別員工言論引發的爭議與奇瑞高層溝通,奇瑞展現出了誠信負責的風范,此事已得到妥善處理,告一段落。我們團結一致向前看,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做大做強,走向世界!隨后奇瑞方面對姚飛做出停止一切工作的懲罰。
尹同躍此前多次強調,“向下”的內卷式競爭沒有未來,奇瑞希望變“內卷”為“伸展”,通過多品牌戰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定位,“向左、向右”開辟出新天地,拓展出更加細分、差異化的市場機會。
前6個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35.94萬輛,同比增長98.6%,規模和增速均位居行業前列。其中6月單月銷量達71582輛,同比增長59.6%。2025年1-6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260,124輛,同比增長14.5%,并以5個月突破百萬輛的速度刷新歷史紀錄。????
相比吉利新能源汽車52%的銷量占比,奇瑞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只有28.5%,不過已經相比去年有顯著提升。同時,奇瑞?出口與國內市場并進?,海外市場貢獻55萬輛銷量,新能源成為增量主力,連續22年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新能源出口占比逐步提高,國內通過iCAR生態等布局擴大用戶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2024年全年新能源銷量58萬輛,今年僅用半年即完成上年總量的62%,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吉利的銷量遠超奇瑞,但新能源汽車的增幅卻不及奇瑞。可以預見的是,吉利和奇瑞的良性競爭遠未結束。
出海尚需學習奇瑞
有觀點認為,其實中國汽車行業10萬級市場已經開始貼身肉搏。
不同車企采用不同策略。??頭部車企、長安、奇瑞等車企針對10萬級以下市場密集投放低價車型,試圖復制2024年以價換量策略?。?吉利銀河系列激進跟進?,形成年初的價格大戰。在國內市場“內卷”嚴重的情況下,海外市場就成了最大增量。
奇瑞是出口狂人,已經連續22年位居國產汽車品牌出口第一。奇瑞2024年的出口量為114.46萬輛,占據其當年總銷量的44%。2025年上半年奇瑞汽車出口55萬輛。平均每29秒出口一輛奇瑞車,平均每5輛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里,就有一輛是“奇瑞造”。
奇瑞海外發展戰略經過多年演變。2001至2013年期間,主要依靠低價策略打入中東和拉美市場。2014到2019年期間,開始在巴西、俄羅斯等地建立本地工廠,直接在當地組裝生產汽車。成為國內最早一批的汽車出口企業。
2020年后,奇瑞進入技術輸出階段,在歐洲市場通過合資形式復活了西班牙老品牌EBRO,并對外開源共享自己的混合動力技術專利。
和奇瑞在海外市場的風生水起不同,吉利海外市場尚未達到預期,上半年吉利海外銷量18.4萬輛,同比下滑6.7%,海外銷量占比13%。
截至到2024年,吉利全球服務網絡覆蓋80余國超900家網點,已在沙特、哈薩克斯坦等重點市場推出其高端主力車型。旗下領克、極氪品牌在穩固歐洲市場的同時,也在加速開拓港澳及亞太市場,并配套輸出充電網絡。吉利海外市場以歐洲為主。目前吉利已破解運力瓶頸?,自營滾裝船降低50%物流成本,規避國際船隊高價租金?,同時?多品牌協同?,以極氪、領克共享海外渠道,聚焦歐洲高端市場?。吉利的策略很明確,聚焦國內細分市場,以“精準對標+性價比”來搶奪市場份額。
目前吉利的海外銷量不及奇瑞,在出海這一塊吉利尚需多向奇瑞學習。
吉利目前已經坐穩新能源領域老二的寶座,只是吉利的海外增量尚未完全顯現,在奇瑞等車企在海外市場大殺四方之際,吉利出海力度尚需加強,因為即便吉利現在排名第二,但身后競爭對手虎視眈眈,遠未到高枕無憂的境地。
不管是奇瑞還是吉利,都是中國優秀的汽車制造企業,市場也歡迎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在這些中國的頭部車企帶領下,中國汽車制造已經成為走向海外的一張閃亮名片。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夢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