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夸克健康大模型成功通過中國12門核心學科的主任醫師筆試評測,成為國內首個完成這一挑戰的大模型。這是繼5月通過副主任醫師職稱考試后,夸克健康大模型的又一次能力躍升。目前,“主任級AI醫生”能力已經全面集成在夸克的AI搜索里,查詢健康問題的時候,選擇深度搜索就可以調用。
之所以是垂類大模型,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垂類大模型相比通用大模型有更強的單一場景專業性,根據夸克公布的數據,在醫療場景下的性能比較,夸克健康大模型的答題正確率,全面超越了通用大模型DeepSeek。這并不是說通用大模型性能不行,只是“術業有專攻”,針對單一場景的垂類大模型,明顯會更適合。
另一方面,對于專業領域,AI大模型要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意味著單一的數據庫回答并不可靠,尤其是醫學領域。舉個例子,每一位病人都是感冒,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癥狀的輕重也各有不同,甚至還有一定的并發癥和過敏等因素伴隨,醫生就需要根據病人的癥狀描述“對癥下藥”。
因此,垂類大模型不僅要“知識豐富”,更要“會思考”,夸克健康大模型以通義千問為基礎,走出了一條面向垂直場景的工程化路線。夸克算法負責人表示:“我們不是在訓練AI回答醫學問題,而是在訓練它學會醫學思維?!?strong>換句話說,醫學垂類大模型不能是AI“閉門造車”,更多的還是和真實醫生一同共創。
(圖片來自夸克)
而夸克健康大模型的核心突破之一,就是“慢思考”能力。這項能力融合了鏈式推理和多階段臨床演繹路徑建模,驅動模型在面對復雜醫療問題時,能夠分階段、層層深入地推導出最終回答。
所謂的“醫學思維”并非單方面的知識庫或者推理能力,夸克健康大模型的思考,是基于高質量訓練數據的。為此,夸克構建了“雙數據產線+雙獎勵機制”的工程體系,將醫學數據劃分為“可驗證”和“不可驗證”兩類,分別對應診斷類任務和健康建議類任務。另外,在訓練方法上,夸克引入了“過程獎勵模型”和“結果獎勵模型”,確保推導過程和最終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
為了避免AI大模型為了高分而做題的應試行為,夸克健康大模型還設計了多階段強化學習流程,通過真實醫生標注、提問——思考——回答整組數據驅動強化學習,讓夸克健康大模型成為了“不讀死書”,擁有真正醫學思維的AI大模型。
得益于在醫學領域的專業性,夸克健康大模型得到了不少專業醫師的認可,比如安貞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謝進生表示,夸克在一些問題上回答的專業度比專業醫生更強。同時夸克AI搜索吸引了一大批醫學生和醫生群體,目前平臺在全國醫學生中月活用戶已突破200萬,覆蓋率過半,這就是夸克健康大模型在醫學領域專業性的證明。
這次夸克健康大模型證明了自己更高的能力上限,但這不是AI大模型的終點。醫學大模型除了要在專業領域上不斷精進,從應用層面去看,更應該讓更多普通用戶享受到“人均專業醫師”的專業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