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酵母或許是最不起眼卻又最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沒有調味品的張揚,沒有主食的顯眼,卻默默影響著億萬家庭的飲食健康。從松軟的饅頭到鮮美的醬油,從酥脆的油條到蛋白營養品,酵母的身影無處不在。在這背后,是安琪酵母,用近40年的創新,書寫的一場關于健康生活的“發酵奇跡”。
中國主食健康的革新
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國際巨頭把酵母產品出口到中國,想要盡快瓜分市場。彼時的安琪酵母技術尚未成熟,資金捉襟見肘,市場舉步維艱,剛起步就面臨生存的嚴峻考驗。
但好在安琪另辟蹊徑,開辟了一個新賽道,不僅起死回生,甚至直接催生了一個價值3000億的中式面點市場。
商品酵母本來就是舶來品,發展初期,國內對酵母的應用主要是面包等西式烘焙類面點的制作,當時的師傅們普遍接受的是國外產品,而安琪名不見經傳,市場自然難做。思來想去,中國傳統的發酵面食—饅頭、包子進入了視野:何不“西學中用”?這是一個技術上可行且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藍海。
為打開市場,安琪員工“上山下鄉”。我國各地鄉鎮農村有趕集的習俗,每逢集日,安琪的銷售員就在集市支起案板、架起蒸鍋,搓粉和面,半個來小時就把香噴噴的大白饅頭蒸出來,讓圍觀群眾瞬間驚呆:這小小的酵母,居然這么神奇!要知道,之前他們在家用老酵頭做饅頭,至少要等上一天,經驗不足的,還經常讓面團發酸,只得加堿,結果做出的饅頭又黃又難吃。
安琪推廣的酵母發面法,快速、簡單、衛生、營養,迅速被老百姓接受。短短幾年功夫,酵母發酵快速普及,讓中國百姓吃上了徹底告別了“老面雜菌多、發面時間長、過程難控制、加堿易發黃、口感易酸澀、制品不健康”的老式饅頭制作法,助推中式主食從傳統到現代化的革命。
低鹽美味的“食品芯片”
鹽,是百味之首。
世衛組織推薦鹽攝入量為5g/日,而我國人均攝入量為15g/日。研究表明,鹽的過量攝入與肥胖、高血壓、骨質疏松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減鹽飲食有助于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目前,全球各國已紛紛制定減鹽政策和措施,世衛組織會員國商定2025年將全球人口的鹽攝入量相對減少30%。我國也出臺了《“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 年)》等政策,提出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的目標,并要求到2030年全國人均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這些政策推動了減鹽行動在各領域的開展。
作為公司承擔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酵母抽提物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安琪成功開發,通過十余年推廣,在醬油、肉制品、方便面、烘焙食品、膨化食品等行業廣泛應用。
2008年,安琪開始酵母抽提物的減鹽研究和推廣工作。經過多年攻關,安琪已擁有了酵母菌種選育、高效發酵、復合酶解生產減鹽增味酵母抽提物產品的全套產業化創新技術。開發的此類產品,能在減少30%食鹽用量的情況下,有效增強咸味、提升鮮味,增強食品濃厚味。
目前,酵母抽提物不僅在各類薄鹽、輕鹽產品(醬油、榨菜、薯片等)中得到廣泛使用,更是在以松鮮鮮為代表的新一代調味品中,以其“天然、營養、低鹽”等特性,成為產品重要賣點。
隨著酵母抽提物的普及,基于食品清潔標簽的調味升級,為大眾帶來更多健康又美味的可能。
讓傳統油條煥發新生機
油條,歷來是我國老少咸宜的大眾化傳統食品。
傳統油條的制作方法,是用面粉加入明礬、食堿、鹽等調制成礬堿面團,靜置七八個小時后,再拉成油條坯型,經高溫油炸而成。
不妙的是,傳統法中所用的明礬,為含鋁的化學膨松劑,若經常食用,極可能導致過量鋁攝入,可致神經系統病變,具體表現為記憶力衰退、骨質軟化,并加速人體老化,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老年癡呆。
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油條中的“鋁害”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讓老百姓既能吃上好吃的油條、又避免鋁害,成為必須解決的難題。
2007年,安琪酵母開始研究無鋁害油條技術,經過近三年研究,開發出無鋁害油條膨松劑,讓真正美味的放心油條變成現實!該技術的核心優勢就是產品不加鋁明礬,配方符合國家法規要求,做出的油條口感好、色澤金黃、含油量更低,膨松又好吃。
產品一經推出,湖北省科技廳鑒定該科技成果為國際先進水平,先后得到上海、寧波、銀川等多地政府監管部門的主動推廣,并受到廣大油條用戶的歡迎。
油條產業涉及全國數十萬人的生計,同時也關乎億萬群眾的健康,安琪無鋁害油條技術的推廣,有效解決了從業者、政府監管機構、消費者所面臨的難題。
守護肉制品安全
肉源食品安全直接關乎人類健康。
由于規?;B殖、環境變化及動物自身免疫力等復雜因素,養殖過程中,動物極易出現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為有效減少動物疾病發生,需要在特定階段為動物們“喂藥”,常見方式就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另外,在動物生長尤其是幼齡發育過程中,需要獲得大量氨基酸和蛋白質,因此在其飼料配方中會加入血漿等營養物,但由此帶來的動物同源性疾病也在養殖業中十分普遍。
上世紀90年代末,安琪潛心開發飼用高活性酵母、酵母硒、酵母細胞壁、酵母水解物等“福邦”牌酵母源飼料。此后,福邦旗下“亢可替”“賽雪江”等系列水解物產品相繼推出,這些產品有效增強了動物腸道健康和免疫力,從源頭減少了抗生素使用和同源性疾病的困擾。
在安琪持續多年的推動下,2013年,“酵母源生物飼料”新品類入選國家飼料原料目錄。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源頭直指血漿蛋白。而安琪賽雪江能實現對血漿蛋白1:1替代,受到了多位行業專家的大力推薦。
安琪動物營養產品有效帶動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升了肉源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水平。
酵母蛋白服務全球食品工業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我國優質蛋白自給率不足60%,對大豆進口依存度長期超過80%,2024年進口量達1.05億噸,其中美國大豆占比約30%。全球乳清粉產地亦集中在歐美地區,而我國是全球乳清粉最大進口國,占全球進口總量的五分之一。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2-2022年我國乳清粉進口量由37.6萬噸增至59.9萬噸,年均增速約4.8%,其中90%以上來自美國和歐盟,自美進口占比高達51.6%。
因此,中國在蛋白供應方面更需注重供應鏈的多元化和穩定性。2023年,由安琪酵母申報、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開發的酵母蛋白,被國家衛健委正式列入新食品原料目錄。酵母蛋白作為可自主生產的蛋白原料,其發展有助于豐富我國的蛋白供應體系,對提升蛋白自給能力、提高蛋白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整個食品行業帶來更豐富的選擇。
酵母蛋白含有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比例高達47%,超過乳清蛋白46%的占比,遠高于植物蛋白35%-40%的占比。同時,酵母蛋白是一種富含支鏈氨基酸的優質天然完全蛋白質,可作為應對老年人肌肉減少癥的新勢力。另外,酵母蛋白富含谷物蛋白中含量較少的賴氨酸,特別適合以谷物為主食的國人食用。
酵母蛋白是綠色、安全、高效的蛋白來源,其碳排放是動物蛋白的1/20,與植物蛋白接近;水耗是動物蛋白的1/200,是植物蛋白的1/10;占地面積是動物蛋白的1/100,是植物蛋白的1/10。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提出“體重管理三年行動”,倡導養成“高蛋白、低碳水”的飲食習慣。酵母蛋白作為一種緩釋型蛋白,持續的氨基酸流供應可更好控制進食欲望,延長飽腹感,特別適合體重管理、健身或有特定需求的人士食用。
相較于市面上動植物來源蛋白類營養補充劑,酵母蛋白以更純凈、更高營養價值、更多應用場景,成為更有差異化優勢的優質蛋白來源,已被越來越多的品牌應用于蛋白能量棒、蛋白粉、增肌粉等各類功能食品的開發,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后記:近40年來,安琪酵母從解決國人最基礎的主食健康問題出發,不斷拓展以酵母為核心的生物技術應用邊界,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深刻地“發酵”并持續改善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安琪用切實的行動,實踐著“發展生物科技,創新健康生活”的品牌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