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首發的熱度還未完全褪去,小鵬G7便已接踵而至;7月10日,蔚來樂道L90正式上市,為這一市場再添一把火,緊跟著,理想i8也登場亮相。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多款重磅車型集中亮相,純電中型SUV市場瞬間被點燃,競爭的激烈程度肉眼可見。正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所言“眾門派圍攻光明頂”,這些新上市的車型,無一例外都將目標對準了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
其實,這一市場的熱鬧并非始于今日。早在去年下半年,智界R7、阿維塔07、極氪7X、新款智己LS6、樂道L60、嵐圖知音等車型就已陸續上市,它們的矛頭同樣指向特斯拉Model Y。只不過,即便面臨如此多的競爭對手,特斯拉Model Y依然穩坐頭把交椅,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始終沒有被打破。
如今,小米YU7、小鵬G7等車型的加入,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純電中型SUV市場的競爭進入了更激烈的階段。這一次,或許真的能夠對特斯拉Model Y的地位造成沖擊,純電中型SUV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有望被改寫。
價值高地引力場
成車企必爭之地
在中大型SUV市場已是硝煙彌漫之際,純電中型SUV市場同樣成了車企們的必爭高地,為何這一細分領域能吸引如此多品牌重兵布局?
廣東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張瑞鋒認為,首先是市場規模與增長潛力大。純電中型SUV兼顧空間實用性、續駛能力、安全性和消費升級需求,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用戶接受度高、需求穩定的細分領域。特斯拉Model Y長期占據銷量榜首,證明該市場存在巨大容量,而目前尚未形成絕對壟斷的品牌矩陣,新進入者仍有機會分羹。
其次是戰略卡位意義顯著。這一市場是品牌技術實力和產品力的“試金石”。若能在該領域站穩腳跟,可輻射品牌其他車型如小型SUV、轎車,提升整體市場份額。同時,中型SUV用戶對價格敏感度相對低于小型車,更易承載智能化、高端化配置,利于車企打造品牌溢價。
與此同時還可挑戰特斯拉市場格局。盡管特斯拉Model Y目前一家獨大,但近年來其產品迭代速度放緩,如內飾、智能化功能本土化不足,而中國車企在智能駕駛、座艙交互、性價比等方面已形成差異化優勢。車企認為通過針對性產品可分流特斯拉用戶,改寫市場格局。
誠然,純電中型SUV市場的吸引力,早已不是停留在概念層面的潛力,從各大車企的重兵投入到新品的密集登場,都在印證這一領域如同一塊被精準鎖定的“價值高地”。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牛曉峰分析,在汽車市場中,不同價位細分市場的“賺錢難易度”有著明顯差異。20萬元價位以下的市場,消費者對性價比更為敏感,很難從中盈利;而20萬元往上,尤其是30萬~40萬元區間的市場,消費者相對價格敏感度更低,也成了眾多品牌進攻中大型SUV細分市場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個賽道已經十分擁擠,從歷史經驗來看,榮威X8、長安CS95等曾經的車型如今已沒了聲音。這些車型逐漸銷聲匿跡,與市場規模及消費者需求密切相關。20萬~40萬元預算的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定追求,且目前仍有不少用戶愿意選擇油車。而且這部分消費者對燃油成本并不敏感,如果明年起購車稅費政策收緊,純電車失去稅費優勢,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特斯拉守擂
中國品牌差異化破局
如今多品牌多車型如“圍攻光明頂”般聚焦于此,那么純電中型SUV市場目前的競爭格局究竟呈現出怎樣的態勢?
張瑞鋒分析,特斯拉Model?Y仍居主導,但壓力漸增。作為先發者,特斯拉憑借品牌影響力、超級充電樁網絡和供應鏈成本控制能力,仍占據銷量頭部位置。但去年下半年以來,智界R7、阿維塔07等車型陸續上市,已對其形成“圍攻”態勢,盡管尚未撼動其地位,但市場份額增長已受到一定牽制。
而中國車企“多點開花”,差異化競爭初顯。傳統新勢力如小鵬、蔚來、理想,跨界玩家如小米,傳統車企高端品牌如智界、阿維塔、極氪紛紛入局,產品覆蓋15萬~40萬元價格區間。小鵬、蔚來主打智能駕駛和服務;小米依托生態鏈優勢強調“人車家”互聯;智界、阿維塔則背靠華為、長安等資源,強化技術背書,百花齊放也讓特斯拉有了危機感。
張瑞鋒觀察,供需兩端均活躍,這使得純電中型SUV市場熱度持續升溫。消費者對新車型關注度高如小米YU7、小鵬G7,這兩款車型上市后市場反應熱烈,車企也加速推新,形成“上市即競爭”的節奏。價格戰尚未全面爆發,但配置競賽如續駛、智駕芯片、座艙屏幕已成為主要競爭手段。
具體來看,小鵬G7在純電中型SUV市場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三大核心優勢。其搭載的XNGP智能駕駛系統,憑借深度本土化適配,城市領航輔助已覆蓋廣泛區域,能精準應對國內復雜路況。座艙交互則直擊中國用戶需求,語音助手響應迅速且支持多場景指令,場景模式可根據駕駛場景自動調整車內環境,使用體驗十分貼合日常習慣。更關鍵的是性價比優勢突出,同價位下,其配置豐富度遠超特斯拉Model Y,在智能與實用的平衡上展現出明確優勢。
而小米YU7依托小米成熟的生態體系,實現了“人車家”的無縫互聯,手機、智能家居與車輛的協同操作,帶來了獨特的場景化體驗。同時,小米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有望轉化為性價比優勢,在同級別車型中形成價格與配置的雙重吸引力。此外,品牌自帶的年輕化、科技化標簽,精準契合了追求新鮮體驗的科技愛好者需求,為其開辟了獨特的用戶賽道。
特斯拉地位松動?
或迎“1+N”新格局
更多品牌帶著各自的差異化優勢陸續入場,純電中型SUV市場已呈現“各大門派齊上陣”的激烈態勢。當這些新勢力與老牌玩家不斷釋放競爭力,被視為“光明頂”的特斯拉 Model Y的地位,是否會在這場圍剿中被真正撼動?
在張瑞鋒看來,特斯拉“王者地位”短期難徹底撼動,但優勢或收縮。特斯拉的品牌壁壘、充電網絡和技術積累仍有優勢,且可能通過降價應對競爭、調整價格鞏固份額。但中國車企在智能化、本土化配置上的優勢已形成錯位競爭,預計特斯拉市場份額會被分流,一家獨大局面逐漸松動。
小米、小鵬、理想有機會成為頭部玩家,但幾家獨大需看三大關鍵點。一是產品交付與口碑:小米YU7、理想i8需在交付量、質量穩定性上驗證實力;小鵬G7需持續優化用戶體驗,避免早期交付問題。二是差異化優勢能否落地:小米的生態協同、理想的家庭場景、小鵬的智駕技術需轉化為用戶“必選理由”,而非“噱頭”。三是價格與供應鏈韌性:若特斯拉降價,中國車企需在成本控制如電池采購、生產效率上跟進,避免陷入“虧損換市場”的困境。
張瑞鋒判斷,純電中型SUV市場最終或形成“1+N”格局,而非絕對幾家獨大。特斯拉仍將占據重要份額,但市場份額可能從“絕對領先”如30%以上降至“相對領先”如20%~25%;理想、小鵬、小米等中國品牌中,可能有2~3家憑借差異化優勢進入頭部陣營如各占10%~15%市場份額;剩余份額由智界、阿維塔、蔚來等品牌分占。整體市場將從一家獨大轉向多強競爭,但難以形成新的壟斷性獨大。
牛曉峰則認為,在純電中型SUV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能最終留下來的品牌或許屈指可數,小米和問界系有較大概率存活。小米憑借用戶基礎、雷軍的個人魅力以及對“情緒價值”的打造,即便產品力并非遠超同價位車型,仍可能占據一席之地;而問界系依托華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特斯拉Model Y的地位雖可能受到一定撼動,但短期內仍有其市場支撐。一方面,部分消費者對其的選擇類似當年對合資、進口車的偏好,帶有一定的品牌傾向性;另一方面,馬斯克的個人魅力也為其加分。當前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尚未完全回歸理性,不少人購車時仍帶有盲目性,容易被品牌力、個人魅力等非產品力因素影響,就像過去對合資車的追捧。當消費者更理性地將汽車視為代步工具時,市場格局或許會迎來新的變化。
文:郝文麗 編輯:孫煥玉 版式:劉曉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