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三年是新能源浪潮裹挾中國車市的一場“大爆炸”,那么2025年,無疑是幸存者之間的“貼身肉搏”。自主品牌你追我趕,合資車價腰斬保份額,智能化、混動化、年輕化成為人人必答的生存題。壓力之下,不乏品牌折戟沉沙,亦有品牌乘勢而起——在上半年這場極限淘汰賽中,星途的表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不靠噱頭,不靠流量,2025年1-6月,星途累計銷量達62668輛,同比增長15.1%,連續第三年實現穩健上行;更重要的是,在平均客單價突破25萬元的同時,合資品牌用戶占比突破54%,增換購占比高達86%,這意味著:星途正在高端新能源這條“通道”里,不斷搶占最具價值的那一批用戶。
這場逆勢增長,并非偶然。而是一場圍繞“技術、用戶、體系”的深謀遠慮,和一次由“定位”向“兌現”的持續進化。
行業艱難時刻的結構性勝出
2025年是汽車行業的“極限測試年”。從年初的國補退出,到中段價格戰波動再起,再到高端新能源內卷升級,每一個節點都考驗著品牌的基本面。
多數品牌在規模與利潤之間艱難搖擺,而有一個品牌,卻在其中做到了少有的“結構性勝出”:不靠低價沖量,而是在中高端市場穩扎穩打。它,就是星途——攬月在20萬以上國產燃油SUV細分市場位居前三,星紀元ES、ET頻頻創造訂單新高;截至目前,平均客單價已超過25萬元,星紀元家族車型占比持續攀升。這種“價高量穩”的市場表現,在當下的自主品牌矩陣中,實屬難得。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行業都在比誰跑得快時,星途選擇了另一個方向。不是“速度第一”,而是“節奏正確”。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星途并沒有急于拋棄油車或者一味追逐純電熱度,而是通過“油電并行+混動先行”的策略,用更平穩的曲線打開新能源市場。
星紀元家族并未盲目堆疊“參數化配置”,而是圍繞續航、智能、安全、豪華四個維度做到“全能型產品力”;6月份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達到70%,是目前行業中轉型節奏與銷量結構雙優的代表品牌。
這種“慢中有快”的策略,為星途贏得了稀缺的“用戶信任周期”。越來越多高知階層、合資用戶、豪華車主在增換購時選擇星途,正是對這種節奏選擇的真實回應。
不靠喊口號的技術護城河
銷量只是表象,技術才是支撐星途走向上行曲線的真正推手。在如今“誰都說自己有技術”的時代,星途的“技術護城河”,恰恰體現在其不以噱頭示人,而是真正落到了產品的體驗閉環里。
比如M3X超混平臺,已經在瑤光C-DM、攬月C-DM等多款車型上量產落地。這一平臺最大的意義,是讓豪華新能源SUV具備了長續航、高安全、強操控的多重平衡能力——而不是“單項極限+多項妥協”的常見做法。
再比如“黃金增程”,星紀元ET以滿油滿電達成1873公里實測續航,幾乎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個增程市場的技術門檻。與此同時,搭載獵鷹(參數丨圖片)智駕系統的星紀元ET,在與特斯拉FSD的對決中實現0接管、2次壓線,成為為數不多在高強度復雜道路環境中“用實力說話”的中國車。
這些都不是“紙面上的先進”,而是可以被驗證、可持續演進的技術體系。從智能座艙的全球語種交互認證,到獵鷹智駕在泊車、高速NOA、城市擁堵中的實際表現,再到星紀元ET空調、底盤、安全結構等“硬核拆解”直播,星途所構建的,絕不是網紅式的熱鬧科技,而是一套圍繞用戶體驗打磨出來的“可靠的技術棧”。
星紀元的新紀元,品牌躍升正當時
如果說過去的星途,還只是“奇瑞高端”的一種表達;那么2025年開始,它更像是奇瑞“重新定義高端”的戰略主場。
這場躍升,核心在于“從產品力到品牌力的閉環”。星紀元ES、ET構成了“智能轎車+豪華SUV”的新能源雙支點矩陣,從定價到用戶,從設計語言到智駕體驗,全面對標合資主流。更重要的是,它們不只是“單車戰斗力”,而是開始形成一種“高端價值觀”的品牌勢能。
我們看到,星紀元ET獲得了包括“全球語種智能交互認證”“風云車大獎”“吉尼斯繞樁記錄”“新能源產品魅力指數亞軍”等多項權威認可,產品好不好,行業已經給出了答案。而ES、ET在海外市場以對標BBA的定價落地中東,全面進軍歐盟,已讓“EXEED”開始進入全球高端市場的候選名單。
這些成績背后,是一整套品牌系統的搭建與進化。從攜手中央美院、清華美院以及多所海內外著名設計院校發起共創Logo,到500家體驗中心全面實現輕奢化形象,再到終身質保、上門取送車、24小時全場景救援,星途在用一套完整的“高端用戶運營邏輯”完成著品牌溢價的根本躍遷。
體系重塑下的組織協同: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
品牌能走多遠,最終取決于組織結構能否支持起戰略野心。在產品向上、銷量突破的同時,星途也在經歷一場“由內而外”的體系重塑。
2025年,星途汽車事業部正式融入奇瑞集團品牌事業群。這場調整,不是一次簡單的組織遷移,而是一次基于長期主義的能力重構。作為奇瑞金字塔塔尖的品牌,星途所面對的挑戰,從來不是“能不能造出好車”,而是“如何持續、穩定、高效率地輸出好車”,并形成品牌勢能的自我閉環。
事業部向品牌事業群的歸入,意味著資源配置、產品節奏、研發協同與品牌戰略將進入更高效的統一邏輯,也意味著星途將在體系支撐上迎來“第二引擎”——不僅擁有獨立的產品思維,還將借助集團在技術平臺、海外資源、智能生態等多維度的能力,強化星途品牌的“全域統籌力”。
劉濤
同時,品牌背后的組織能力也在悄然發生結構性進化:從前理想汽車副總裁劉濤,到吉利、高合、日產等主機廠的多位高管人才陸續加盟,一支融合多元背景的“復合型高管團隊”正在形成。這些資深汽車人不僅為星途帶來了成熟的高端品牌經驗,也為其后續在品牌建設、用戶運營、國際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與操盤能力。
過去,星途是奇瑞“賦能”的結果;而未來,它更可能成為整個奇瑞集團品牌價值向上的“反哺者”。
“高端第一,全球前五”:渠道共振中的品牌決心
在銷量上揚、體系重塑的背后,星途品牌的戰略方向也在近日舉行的2025年上半年經銷商大會上再度被明確——向高端新能源轉型,堅定不移!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黃招根表示,星途始終堅持“科技新豪華”的品牌定位,聚焦一二線主力市場,以產品為中心,推進“少投資人多店”、不壓庫、正向激勵、盈利優先的新型渠道模型,致力于打造更健康、可持續的終端生態。他還強調:星途要做產品、質量、營銷、品牌、NPS、新媒體領域的“六大變革”。“我們有集團的強大支持,有事業群的協同賦能,我們有信心,和所有經銷商伙伴一起變革向上,駛向星辰大海。”
“最強的動力、最聰明的智艙、最領先的固態電池,都會優先在星途上實現。”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學用也重申了對高端戰略的堅定。他強調,星途不僅要給用戶高端產品,還要帶來高端的生活方式與品牌溢價。他同時還認為,星途要沖刺“高端第一,全球前五”,這場征途必須以堅定的方向感和變革決心為支撐——“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國忠則進一步指出,高端品牌必須成為“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化品牌”,而不是只拼配置與價格的工業產品。他強調“同頻共振”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真正一條心,投資人的信任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拉滿情緒價值、感知價值,就是抓住用戶的心。”
從企業高層到渠道終端,這種上下同頻、使命共振,正是星途品牌得以持續躍升的重要土壤。
結語
品牌進化,最難的從來不是“起步”,而是“持續爬升”。在大多數自主品牌還在追逐“首款爆款”的時候,星途已然駛入了第二階段——從“做出高端感”,走向“構建品牌厚度”。它的底氣,來自持續3年超50%的復合增長率、來自一個以增換購、高學歷、高凈值為主體的穩定用戶群體,也來自“黃金增程”“獵鷹智駕”這類持續演進的技術平臺,更來自于全球市場、組織架構、體驗網絡正在同步進化的體系支撐。
2025年已經過半,中國車市依舊浮躁而動蕩,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條真正屬于中國品牌的高端路徑,已經在星途身上被拓出雛形——當下的星途,不再是那個“想象中的奇瑞高端”,而是正在成為一個清晰、成型、有技術錨點與用戶情感連接的“中國新豪華品牌”。
而更大的舞臺,或許就在星途所駛向的下一個路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