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響應新時代青年投身基層的號召,充分發揮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載體的功能,切實增強青年學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來自各高校的三下鄉團隊于今年暑期走進我市,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服務于樂山各地的“三下鄉”實踐團隊,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志愿風采吧~
市中區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志愿者團隊
7月10日,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志愿者團隊圍繞著“兩彈一星”精神為小朋友們開展科普宣講。志愿者們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圖片與視頻等資料,為小朋友們傳達節能節源的思想。問答環節,小朋友們踴躍舉手,積極回答與主題相關的問題。為了鼓勵孩子們的熱情參與,志愿者們為小朋友分發本子,還在本子上留下了具有獨特意義的蓋章,這份獨特的印記成為他們銘記知識與精神的美好紀念。
金口河區
“石榴籽抱抱隊”
6月16日-19日,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石榴籽抱抱隊”暑期深入金口河區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金口河區和平彝族鄉小學,通過趣味推普、汽車科普和紅色故事分享,有效提升兒童普通話水平,播撒科學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共開展主題課程8場,覆蓋150余名小學生,同時赴和平彝族鄉迎春村開展普通話使用、高職學生就業等問卷調查與調研交流,助力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此次活動既錘煉了志愿者的責任擔當,也為金口河區文化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彰顯了青年服務基層的使命。
犍為縣
“花開半夏·青春筑夢”隊
7月5日——7月15日,成都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花開半夏·青春筑夢”三下鄉志愿服務隊,在樂山市犍為縣玉津鎮漱玉社區童伴之家開展了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活動期間,服務隊精心策劃多項特色內容:趣味游園會、奇幻藝術趣玩節、歡樂夏日活動、手工制作課、非洲鼓教學、樂山文化分享課,此外,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開展外語(英語、法語、韓語等)入門教學,通過生動的情景對話和詞匯游戲,讓孩子們感受語言魅力。
沐川縣
“語潤鄉土”青為溯源團隊
近日,山東大學“語潤鄉土”青為溯源團隊聯合沐川縣“曉學聯”,共同開展“語潤鄉土,尋根溯源”鄉村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中,團隊積極探索“AI+語言教育”的融合創新,通過分組教學、趣味互動、專題訓練等方式,解決青少年在語言邏輯、公眾表達、自信建構等方面的短板,用實用性語言課程激發對普通話的興趣,提升掌握能力。依托地方深厚的文化資源,圍繞永濟橋、沐川草龍、鳳村千佛崖、醉氧公園、金王寺水庫、牛郎坪茶產業基地和曉三月3號老川茶保護基地等傳統文化陣地,開展講解詞編寫、實地講解演練等實踐活動,探索“用普通話講家鄉故事”的傳播路徑,團隊服務本地學生逾60人次,組織講解展示活動10場。
擬稿部室:學少部
編 輯:鄧 穎
一審一校:李蒙希、段 蕊、王美林
二審二校:杜壽松
三審三校:唐龍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