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與美聯儲之間的矛盾正在加劇。
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再次猛烈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指責鮑威爾拒絕及時降息,導致住房市場滯后,損害了美國家庭和國家利益。
△特朗普社交媒體截圖
隨后白宮發布消息稱,特朗普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24日下午16時(北京時間25日4時)親自到訪美聯儲總部。
美媒稱,這是近二十年來美國總統首次正式訪問美聯儲。而歷史上,美國總統一向都很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使得央行"在法律和實踐中不受民選官員的政治突發奇想的影響"。
而特朗普這次上門"踢館",將對鮑威爾的批評直接帶到美聯儲主席的"家門口",可謂是挑戰美聯儲獨立性的一個引人注目又頗具象征性的舉動。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網站報道截圖
來自白宮的密集批評
鮑威爾近幾個月來一直飽受總統特朗普的抨擊,就因為他領導的美聯儲因擔憂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帶來潛在通脹影響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本周,來自白宮的批評再度密集。
當地時間22日,特朗普在白宮對媒體表示,鮑威爾的工作做得"很糟糕",是個"傻瓜",不過八個月后他就會出局。
路透社報道稱,鮑威爾的美聯儲主席任期原本將于明年5月15日到期,他本人也一再表示不會提前離職。而特朗普口中的八個月則意味著鮑威爾將留任到明年3月中旬。
△路透社報道截圖
而此前一天,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剛剛表示,總統特朗普并沒有解雇鮑威爾的計劃,但要求美聯儲降低利率。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多個部門對鮑威爾"發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1日呼吁對美聯儲的非貨幣活動進行內部審查,包括特朗普此前多次提及的鮑威爾計劃花費25億美元翻修美聯儲位于華盛頓的兩座建筑。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針對美聯儲的"裝修風波",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言論,一度將"總統是否有權并有可能解雇美聯儲主席"的輿論猜測推至頂峰。
哈西特:"這已成為華盛頓特區史上最昂貴的工程,25億美元的總造價,7億美元的超支,更直觀地說,美聯儲項目的超支金額幾乎相當于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建筑改造工程——聯邦調查局總部大樓翻新的全部費用,所以美聯儲有很多問題需要交代。"
主持人:"在你看來,總統是否有權解雇美聯儲主席?"
哈西特:"這件事正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理由,總統有權這么做。"
△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對于白宮的"天價裝修費"指控,美聯儲回應稱,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美聯儲建成后首次進行全面翻修,需要處理"遠超預期的污染及滲漏等問題"。鮑威爾6月在向參議院作證時也稱美聯儲總部"不安全,也不防水"。
△美聯儲在官網上公布的翻修計劃導覽視頻
但是,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眾議員安娜·保利娜·盧納上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她已向美國司法部舉報鮑威爾,稱他在美聯儲總部25億美元翻新項目中涉嫌"作偽證"。
21日,盧納再次在媒體上呼吁美國司法部調查鮑威爾。
△安娜·保利娜·盧納7月21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節目采訪截圖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遜22日公開表示,他對鮑威爾和美聯儲感到失望。
約翰遜還暗示,他對修改《聯邦儲備法案》持開放態度。據報道,這部1913年頒布的法律確立了美國央行體系,而美聯儲官員歷來對修改法案持抵制態度。
△彭博社報道截圖
白宮與美聯儲之爭背后是"美式黨爭"
面對白宮和共和黨人的咄咄逼人,美聯儲兩位前主席珍妮特·耶倫與本·伯南克力挺鮑威爾。
兩人近日在《紐約時報》上聯合撰文指出,近期白宮要求美聯儲大幅降息并威脅解雇現任主席鮑威爾的舉動正在削弱美聯儲的信譽,損害美聯儲的獨立性,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持久且嚴重"的影響。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文章強調,歷史證明,當美聯儲被迫保持過低利率來幫助白宮融資時,結果必然是通貨膨脹加劇和經濟受損。例如二戰期間美聯儲被迫壓制利率,最終導致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嚴重通脹。而20世紀70年代的美聯儲主席亞瑟·伯恩斯,也因為在壓力下保持過低利率,最終引發嚴重滯漲。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經歷了痛苦的經濟衰退后,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才恢復美聯儲控制通脹所必需的信譽。
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也是前美聯儲主席們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第二次呼吁政府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2019年8月,四位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艾倫·格林斯潘、伯南克和耶倫就曾聯合發表署名文章,聲援屢屢遭到威脅的鮑威爾。
對于來自白宮陣營的"輪番施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選擇了"沉默應對"。
當地時間22日,他在美聯儲監管會議上的發言被媒體形容為"極為簡短",無論是貨幣政策、"裝修風波"還是個人前途,都只字未提。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在沃頓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杰里米·西格爾看來,從政策分歧到全面審查的博弈遠比想象得復雜。如果鮑威爾留任,美國經濟一旦在今年下半年惡化,鮑威爾就會成為 "完美的替罪羊",特朗普可以指責鮑威爾沒有盡早降息,也可能利用這種情況作為杠桿,說服國會賦予他更多影響美聯儲的權力。
而對于白宮與美聯儲之爭更為深層的解讀是"美式黨爭"。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刊文直言,特朗普反對的不是鮑威爾,而是美聯儲本身,反對的目的,是黨爭需要。
文章指出,多年來特朗普一直公開詆毀美聯儲,而他的觀點變化無常且與經濟形勢"毫無關聯"。因為在特朗普眼中,貨幣政策不過是贏得選舉的一種手段。而隨著美國政治極化加劇和經濟挑戰增多,這樣的矛盾可能進入新的激烈期。
△《大西洋月刊》網站文章截圖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張晗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蔡耀遠
監制丨關娟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