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總工會在工會驛站建設中突破傳統單一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工會統籌協調優勢,將企業場地資源與志愿者人力資源有機整合,逐步構建起“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務實高效”的全新模式。
工會驛站建設始終以滿足勞動者實際需求為核心出發點。除提供休息、飲水、充電等基礎服務外,更針對不同行業特性,增設心理咨詢、免費理發、法律咨詢、就業指導、健康診療等特色服務,讓驛站從單純的“歇腳點”升級成為職工排憂解難的“綜合服務站”。
“真情聚驛站,暖‘新’在青城”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的常態化開展,為勞動者精神生活增添了豐富色彩。在臘八節、元宵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里,工會干部與勞動者通過互動式慰問傳遞溫情--臘八節的暖心粥、元宵節的甜湯圓,這些充滿儀式感的關懷,讓異鄉勞動者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深刻體會到工會“娘家人”的貼心。
不同區域的驛站結合自身優勢,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服務場景:
市總工會一樓的示范型工會驛站,憑借完善的綜合服務設施,常態化開展多元服務活動,為勞動者提供全方位保障。
中山路商圈驛站依托民族商場的優質場地,以“培訓講座、勞模技術賦能”為特色,讓學習成長成為勞動者的新體驗。
儷城商圈驛站則由自治區道德模范、勞動模范付兵兵發起,通過“公益牽線+愛心人士參與”的模式,用“小驛站”承載“大民生”,讓暖意持續升溫。
從協調場地搭建服務平臺到匯聚志愿者力量開展活動,從基礎休憩補給到心理咨詢、技能培訓等多元服務延伸,從日常幫扶到節日溫情互動,工會驛站已成為服務職工的多元綜合體。未來,呼和浩特市總工會將持續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讓這些城市里的“暖心坐標”,為首府高質量發展注入溫暖而堅實的力量。
文稿:王麗
圖片:呼和浩特市總工會新媒體
編輯:呼和浩特市總工會新媒體
審核:張海鵬
終審:汪俊亭
來源:呼和浩特市三產服務業工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