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日前,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總工會走進壇山稅務所同新工會驛站,開展了“工會暖新·防暑助行”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清涼活動,為高溫天氣下堅守一線的外賣小哥、環衛工等一線勞動者送上礦泉水、西瓜、涼茶、雪糕等防暑降溫物品,并叮囑大家要提高自我防護和避暑降溫意識,切實保障身心健康和勞動安全。
開展“送清涼”活動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只是驛城區總工會推進實施“微家暖新”行動的一個縮影。據介紹,今年6月份以來,該區總工會針對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流動性強、歸屬感弱、權益保障不足等痛點,以工會驛站、司機之家等“職工微家”為載體,創新實施“微家暖新”行動,通過“微陣地+微服務”模式,構建了“15分鐘暖心服務圈”,暖“新”更暖心。
實踐中,“微家暖新”行動突破傳統“等職工上門”的被動服務模式,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主動對接區社工部、網約配送行業、交通物流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協會,建立新就業形態行業需求臺賬,堅持“以需定給”,設計維權幫扶、普惠服務、榮譽獎項3大類,政策宣傳、節日關懷、流動體檢、法律服務、心理咨詢、幫扶救助、療休養、文體服務、子女托管、愛心義剪等16項服務清單。
有了服務內容,關鍵是落實。為此,區總工會在做實飲水、休息、充電等基礎服務的同時,創新“空間+”模式,在省級示范性工會驛站增設就業信息窗、法律服務站、心理服務站,采取靈活多樣、寓教于樂的方式方法,聯動式、常態化宣傳就業、心理、法律方面的政策、知識。結合傳統節日和學雷鋒日、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工會干部、志愿者開展工會特色主題活動。
好事要做好。區總工會推行訂單服務,實施“微家聯絡員”制度,由區總工會權益保障辦公室聯合網約配送、交通物流行業主管部門,對接外賣員、快遞員、大車司機代表組建服務對接群;推行“勞動者點單、微家接單”的服務機制,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中心街工會驛站和同新工會驛站設置活動公告欄,勞動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法律咨詢、流動體檢、愛心義剪、文體活動等個性化服務。區總工會根據訂單信息,統籌調配資源,確保每項服務都能精準送達。
此外,拓展資源整合,探索“驛站合伙人”管服路徑。由工會牽頭搭建平臺,廣泛吸納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等成為“驛站合伙人”,引入其資金、物資及專業服務。(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田國壘 通訊員葛紅普)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