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萬里靠頭雁。鄉村要振興,離不開“領頭雁”。面對當前基層治理難、產業弱等困境,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充分發揮在外豐富的人才資源,大力實施“引才回巢”工程,通過精準引才、用心留才,一大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人才回到家鄉,迅速成長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歸巢頭雁”,為鄉村治理、產業發展和文化生活注入強勁動能。如今,“歸巢雁”已經成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中堅力量,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基層善治“有良方”
“自從李書記上任后,村里的矛盾糾紛少了,辦事效率更加高效順暢了?!比涨?,在臨川區龍溪鎮雷李村,村民高艷萍說起村黨支部書記李家鳳,流露出欽佩的表情。
2年前,在外經商多年的創業能人李家鳳回鄉擔任村黨支書記,將企業管理經驗“嫁接”到鄉村治理:建立嚴格的村干部考核機制和限期辦理制度,進一步改善干群關系和提高辦事效率;實行村民議事協商,村內事務大家都可以當家作主。短短半年,村里就發生了明顯變化,村級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李家鳳乘勝追擊,修建環村水泥路,改造黨群服務中心,安裝路燈、栽種綠化樹,村里舊貌換新顏,雷李村一下子從落后村成為龍溪鎮的示范村。
雷李村的蝶變,是臨川區大力培育“歸巢雁”充實村級黨組織力量、引導在外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目前,越來越多像李家鳳這樣的“歸巢雁”,正帶著新理念、新資源、新干勁,為家鄉治理和發展助力。
產業發展“有良策”
“今年預計全年產值有80萬,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月22日,說起村里中藥材蔓滕子種植,展坪鎮馬家村黨支部書記張書華開心不已。
馬家村屬于丘陵地帶,山地資源多,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2022年,在鎮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在外辦企業的村民張書華毫不猶豫返鄉擔任村支部書記。他眼光獨特,看中馬家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反復研究,決定引進中藥材蔓滕子種植。不久,700畝荒山重新披上綠裝,全部種上了中藥材。2023年,蔓滕子全部實現掛果。今年,李書華趁熱打鐵,又增加了400畝種植面積,并采取油茶套種模式,不斷提高畝產收益。
產業要振興,村民要致富,人才是第一要素。該區深入實施“村社吹哨·才子報到”,穩步推進“人才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人才回巢工程。出臺相關激勵政策,為返鄉的優秀人才提供創業啟動資金、辦公場所租賃補貼、稅收優惠等多項扶持政策。推廣“鄉村振興人才促進會”“鄉村青年人才黨支部”等做法,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讓更多創業人才返鄉加入村級黨組織。截至目前,全區345名農村黨支部書記中,有200余名是外地返鄉人員,帶動發展鄉村產業45個。
以文化人“有良法”
“籃球是一項需要創造力的運動,孩子們,你們在練習中要自由發揮,找到自己的節奏和風格?!苯衲晔罴?,河埠鄉熊堯村專門開辦了留守兒童假期籃球班,村黨支部書記吳志強主動擔任志愿者,教村里的孩子打籃球。經過近一個月的訓練,孩子們個個打得有模有樣。村民們都說,有了籃球班,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吳志強是一名90后,大學畢業后在外省一家公司擔任管理人員,收入較高。2021年,他得知家鄉正在實施引才返鄉工程后,辭去高薪工作,回到熊堯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為了將自己所學惠及更多村民,他在村里先后開辦了“農民文化夜?!薄傲羰貎和d趣班”,新建了農家書屋和腰鼓隊。此外,為活躍村民生活,他還多方籌資建設了村文化廣場,讓村里的留守婦女跳起了廣場舞。
為繼承和發揚優秀的臨川文化,該區大力推進“文人返鄉、以文化人”活動,吸引許多大學生、研究臨川文化的學者返鄉擔任村干部,有力地促進了文化振興。(章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