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帶來持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美國經濟怎么樣了?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為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消費端也顯現疲軟跡象,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出現下滑,住房市場數據也表現低迷。然而,就業市場仍然維持穩健,6月失業率小幅下降。
主要國際機構已紛紛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經合組織(OECD)6月將202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測從2.2%下調至1.6%,2026年進一步調降至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已將2025年增長預期下調0.9個百分點至1.8%。
針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第一財經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胡捷。
他表示,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1.4%左右,這主要源于財政刺激效應消退后,持續三年的高利率政策開始顯現效果。“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已成定局,各項經濟指標相較于前兩年將呈現參差不齊的表現,整體呈現收縮趨勢。”他稱。
就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胡捷分析認為,雖然理論上關稅會推高價格,但實際影響受到多重因素制約。一方面全球能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形成對沖;另一方面,本屆美國政府的政策從宣布到最終實施存在較大落差,實際生效的關稅范圍和力度都較為有限。
01
美國經濟放緩趨勢解析
Q:當前,美國經濟數據呈現復雜信號。如何評價美國經濟的當前走勢?
胡捷
高金實踐教授
美國經濟在過去幾年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以去年為例,美國GDP增長率達到2.8%。然而,今年市場普遍預期增長率將回落至1.4%左右,幾乎減半。
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持續三年的高利率政策已開始顯現效果。高利率本身對經濟活動具有抑制作用,但前兩年其影響并不明顯,原因在于美國當時實施了極為寬松的財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利率對經濟活動的壓制。
具體而言,寬松的財政政策為居民和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從而降低了其借貸需求。因此,高利率并未直接推高居民的生活成本或企業的生產成本。
然而,當前財政政策的刺激效應已接近尾聲。在此背景下,高利率對經濟的抑制作用逐漸顯現,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
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已成定局,各項經濟指標相較于去年前年將呈現參差不齊的表現,整體呈現收縮趨勢。
Q:美國6月非農就業崗位增加14.7萬個,預期為11萬個。失業率降至4.1%,預期為4.3%。經濟放緩趨勢下,為何勞動力市場表現仍優于預期?
胡捷
高金實踐教授
近幾個月,美國失業率維持在4.1%—4.2%左右,處于歷史較低區間。需要說明的是,美國失業率在5%左右通常仍被視為正常水平,因此4.2%的數據確實表現良好。
然而,若與前兩三年相比,勞動力市場已顯現疲軟態勢。具體表現在新增就業崗位增速放緩,且通過深入分析數據可以發現,當前就業市場的走弱跡象已較為明顯。
這主要體現在,雖然非農就業總數看似穩健,但結構上政府公共部門就業增長占比較大,而私營部門的就業增長則相對乏力。
目前來說,影響就業市場的主要因素包括兩方面。首先是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壓力,其次是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影響。
綜合來看,美國就業市場正處于逐步走弱的趨勢中,但這一過程將是漸進式的,不會出現急劇下滑。
02
關稅的價格影響和貨幣政策
Q:從CPI數據來看,美國通脹指標將開始逐步回升,但關稅對消費端的傳導效應似乎仍未完全顯現。這是為什么?
胡捷
高金實踐教授
雖然關稅政策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價格,但當前有若干關鍵因素削弱了這一影響。
首先,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下行是一個重要因素。過去一年來,原油價格已從80美元/桶左右降至約65美元/桶,這一變化既與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有關,也反映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能源作為基礎性商品,其價格下降對抑制通脹具有顯著作用。
其次,美國自2022年3月啟動的加息周期已持續三年有余,貨幣政策緊縮效應使得通脹整體處于下行通道。盡管近半年來這一趨勢有所波動,但總體下行態勢未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疊加能源價格下降,盡管存在關稅政策的困擾,但整體來看影響有限。
另外,關于關稅政策本身會產生多大傳導效應,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
◎ 第一,自特朗普政府宣布關稅措施,在持續反復變化中,最終實施的結果存在落差。實際落地的關稅稅率大概率低于最初宣稱的水平。
◎ 第二,關稅措施實施過程存在多次延期。原定4月9日實施的關稅先是推遲90天至7月9日,后又延至8月1日,導致實際生效的關稅范圍有限。
◎ 第三,即便關稅完全落地,其影響更多是一次性的價格調整。企業會重新核算成本,相關各方分擔壓力后,最終傳導至消費者的價格沖擊將是單次性的。從宏觀經濟管理角度看,我們更關注通脹的持續增長率而非一次性價格波動。
綜合來看,雖然關稅政策帶來了一定壓力,但其實際影響程度小于最初的預期。
Q: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如何判斷美聯儲后續的降息路徑?
胡捷
高金實踐教授
基于當前經濟形勢的綜合判斷,我認為美聯儲在9月議息會議上啟動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通脹指標已進入下行通道,無論是CPI還是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均呈現持續回落態勢。其次,能源價格持續走低為通脹下行提供了額外支撐。
加之美國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維持當前4.25%-4.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顯然已不合時宜。
從長期來看,基準利率最終可能回落至2%附近,甚至不排除更低水平,但這一過程將是漸進的。
就具體時點而言,9月降息的概率超過90%,7月會議降息的可能性相對較低,預計不超過30%。
Q:美元市場對貿易戰反應明顯。貿易戰及去全球化趨勢是否會持續壓低美元?
胡捷
高金實踐教授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 首要因素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隨著9月大概率開啟降息周期,美元與其他貨幣的利差優勢將收窄,這將對美元指數構成壓力。
◎ 其次,全球貿易增速放緩也抑制了美元需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美元在全球已分配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接近60%,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中占比約50%。因此,貿易戰導致的全球貿易額增速下滑將直接削弱美元的國際需求。
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支撐美元的因素。比如,全球地緣政治動蕩背景下,流入美國的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仍保持穩定,這種資本流入對美元形成一定支撐。
但就短期而言,前兩個利空因素仍占主導地位。因此,預計美元指數將繼續維持弱勢震蕩格局。
內容來源|第一財經
圖片來源|Pexels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