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回顧
2025年7月23日,鄭州市氣象臺先后發布雷暴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及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鄭州主城區最大降水出現在南曹20.7毫米,最大小時雨強20.6毫米。剛剛,城區最大降水在管城!
今日天氣
然而,降雨過后,天氣迅速轉變。今日白天,鄭州氣溫快速攀升,最高氣溫達到 32℃,同時空氣濕度持續居高不下,相對濕度普遍超過 70%,部分時段甚至接近飽和狀態,形成了典型的 “桑拿天” 天氣。
走在街頭,市民們紛紛感受到悶熱和潮濕的雙重 “夾擊”,不少人直呼 “喘不過氣來”。
為什么又熱了?
氣象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為何鄭州會出現如此快速的雨熱切換?這與夏季獨特的氣候規律及多重因素交織密切相關。
從短期觸發來看,昨日強降雨源于冷暖空氣的激烈 “碰撞”。夏季本就是冷暖氣流活躍的季節,北方冷空氣南下時,與南方北上的暖濕氣流在鄭州上空交匯,暖濕氣流被迫抬升,水汽快速凝結,形成強對流天氣,引發短時強降雨。
而雨停后迅速轉為 “桑拿天”,核心推手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 “副高”)的北抬。夏季副高會隨太陽直射點北移逐漸北推,它如同 “暖濕指揮部”,一方面阻擋冷空氣南下,另一方面引導夏季風攜帶太平洋水汽北上。當副高勢力增強北抬至鄭州周邊時,降雨結束,但其帶來的暖濕氣流與地面殘留的熱量 “結合”,就形成了“高溫 + 高濕”的悶熱環境。
這種雨熱交替是夏季中原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征。夏季太陽輻射強,地面升溫快,為大氣提供充足熱量;同時,海洋水汽在夏季風推動下不斷輸送至內陸,使得空氣中水汽充沛。當冷暖氣流勢力此消彼長時,就會先出現降雨(冷氣流暫占上風),雨停后暖濕氣流或副高迅速掌控局面,熱量與水汽 “強強聯合”,悶熱感隨之而來。
今年這種交替更顯突出:副高北抬時間偏早、強度偏強,導致濕熱天氣提前且更持久。即便鄭州近期最高溫未達 35℃高溫線,但高濕度讓人體體感溫度比實際高 5℃-8℃。
此外,鄭州地處黃河中下游與黃淮平原過渡帶,太行山和伏牛山阻擋偏東氣流,使其在山前輻合抬升,進一步加劇水汽聚集,讓 “桑拿感” 更明顯。
氣象部門提醒
在 “桑拿天” 里,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活動,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以防中暑。同時,由于天氣悶熱潮濕,細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市民們也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疾病傳播。此外,未來一周,鄭州仍將維持高溫高濕的天氣,市民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生活和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