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的時候,美國對俄烏問題的態度又做了一些調整。而且調整過程像做烙餅一樣來回翻面,很體現特朗普的職業特征。
先是表示擔心美國自己的武器庫存不足,要停止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到后來又有傳聞說美國打算向烏克蘭提供足以威脅到莫斯科的遠程巡航導彈,再后來特朗普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還告訴烏克蘭不要打莫斯科。現在又開始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要把部署在全球各地的愛國者抽調出來賣給北約,北約再提供給烏克蘭。又是一筆生意,還得逼著北約說謝謝。
對俄羅斯,他宣稱要求俄羅斯在50天內結束戰爭,否則就對俄羅斯采取經濟制裁手段,總之就是各種表態和試探,如果俄烏誰聽他的,那他就會說自己調解有功,如果都不聽他的,他就換態度繼續試探。比如這個50天的要求,恐怕根本不用等50天,特朗普就能換一套新說辭。
7月21,美國最新的動作是把B61核炸彈再次部署到英國。這個舉動,應該是試圖在俄烏,以及美歐兩個天平上同時增加砝碼。
B61-12核炸彈,是典型的當量可調炸彈,根據不同任務,爆炸當量可以設定到300噸到5萬噸之間,也就說,能夠當做戰術核彈使用,也可以當戰略核彈扔。在戰略威懾和使用方面,有了一定靈活性。把B61-12部署到英國,也還真是體現了特朗普在對待俄羅斯和北約歐洲國家的態度靈活性。
對俄羅斯,這是給了甜棗之后,又亮出了手里的棍子。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目標,是要實現由白宮決定戰爭結果。首先,特朗普不會接受俄羅斯失敗,這不僅僅是特朗普本身就親俄,還因為俄羅斯如果失敗,歐洲沒有了主要敵人,那美國拿什么威脅歐洲,逼著歐洲擴大軍費投入,購買美國武器?怎么把歐洲國家拴在美國戰車上,還要它們自己愿意?
同樣,美國也不能讓俄羅斯大勝,要警告俄羅斯別用核武器,戰術核武器也不行。因為如果其它國家威脅使用核武器而美國不做出任何反應,那以后誰肯相信美國核戰略的有效性?美國還怎么帶隊伍帶小弟?美軍B2、B21轟炸機和F35這樣的戰斗機都能攜帶B61-12,俄羅斯空天軍和地面防空部隊的技術水平,又根本不足以應對這種威脅。所以俄羅斯對此也感到緊張,前一段時間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效果就很明顯,通過空襲行動讓擔心伊朗擁核的歐洲松了一口氣,因為俄烏問題導致的美歐關系損傷,被快速修復了一部分。同樣,給歐洲提供核保護傘,也是為了增加歐洲對美國的戰略依賴性。
還有很重要一點,選擇這個時候進行部署,給歐洲吃點定心丸,也是要對法國的戰略進行阻擊。7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英國期間表示,英法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器國家,應共同、全面承擔起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10日,英法雙方簽署了《諾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確雙方將就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根據《諾斯伍德宣言》,任何威脅英國或法國核心利益的對手,都可能面臨兩國核力量的聯合回應。
這是美國不能接受的,因為美國繼承了當年的離岸制衡戰略,絕對不允許歐洲有任何戰略自主性。所以要馬上用部署核彈的手法,不僅能威懾俄羅斯,同時還能沖淡諾斯伍德宣言的戰略價值,把宣言變成一紙空文。
總之,很多人不了解不理解的這套歐洲這套政治和戰略平衡術,其實不難懂,他們幾百年來一直沒變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