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從小就在新加坡的政治家庭里,他爸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總理。他1952年出生,從小接受嚴格教育,先在本地學校念書,后來去劍橋大學拿數學學位,還去哈佛讀公共管理碩士。1971年他入伍,當兵一直干到準將級別,1984年才正式從政,當國會議員。
1990年他升副總理,2004年接棒當總理,一干就是20年,到2024年5月才卸任給黃循財。現在他當國務資政,繼續給新加坡出主意。健康上,他1992年得過淋巴瘤,2015年有前列腺癌,但都挺過來了,繼續干活。
新加坡在他手上,經濟保持增長,搞智能國家計劃,推動科技和創新,但也面臨移民問題和社會不平等的壓力。他外交上一直講究平衡大國關系,不偏不倚,但具體到中國和美國,就有點故事了。
說起李顯龍對中國的態度,早年間其實受他爸影響大。李光耀從上世紀90年代就覺得中國崛起是擋不住的,但新加坡作為小國,得靠美國當靠山。所以李顯龍上臺后,初期對華政策經濟上合作,政治上保持距離。2012年美國搞亞太再平衡戰略,李顯龍就表態支持,說這有助于地區穩定。
那時候新加坡允許美軍用設施,還在國際場合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行動。2013年,他公開把釣魚島和南海爭端的鍋甩給中國,說中國行為引發緊張。2015年,美國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李顯龍積極響應,認為這能重塑貿易規則,對新加坡有利。
2016年他訪美,又重申東盟歡迎美國加強存在,新加坡愿意當橋頭堡。這七年里,從2010到2016,他對中國的立場偏負面,強調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配合美國遏制意圖。
但七年后的轉變挺明顯的,從2017年開始,李顯龍開始調整。2017年他訪華,贊揚中國高鐵和移動支付,說這些發展讓人印象深刻。之前特朗普上臺,推行美國優先,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讓新加坡有點慌。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沒了,美國對亞太盟友的承諾也弱了,新加坡經濟受影響,增長放緩,失業率升。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穩住陣腳,克服貿易戰,內需拉動增長,科技進步快。
2018年李顯龍在公開場合說,國際社會得接受中國更強大,美國也要適應。這跟2013年的批評完全不一樣。2020年疫情時,他反對歧視中國人,稱贊中國防控負責。2022年新加坡外長還說要以兄弟情誼加強合作。這七年,從2017到2023,他的表態轉向正面,強調合作共贏。
美國圖謀破滅了沒?這得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際效果。奧巴馬時期,美國想通過軍事部署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圍堵中國崛起,但特朗普一上臺就變卦,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戰略重點轉內政和中美對抗。
新加坡本想靠美國,但發現美國不靠譜,盟友地位邊緣化。中國趁機推一帶一路和RCEP,新加坡參與后受益多,貿易額漲。2021年RCEP生效,填補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空白,東盟國家更倚重中國。
美國拜登上臺后想重振聯盟,但印太經濟框架沒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那么有約束力,效果一般。到2024年,美國內部分裂,亞太影響力下滑,中國在區域事務中話語權增大。所以美國早期圖謀沒完全實現,部分破滅了,新加坡的轉向就是例子。
李顯龍的轉變不是突發,而是現實逼的。新加坡經濟依賴貿易,馬六甲海峽是命脈,早年靠美國支持控制,但中國開發新通道如瓜達爾港,讓新加坡警覺。2002年SARS時,新加坡呼吁外資撤中國,李光耀還發文封鎖中國,但后來中國崛起太快,新加坡不得不調整。
2010年代初,李顯龍繼承父親思路,親美反華,但2016年后美國變天,特朗普不重視盟友,李顯龍訪美幾次都沒實質收獲。同期中國GDP超日本,高鐵里程世界第一,移動支付普及率高,這些硬實力讓新加坡沒法忽視。
2017年訪華是轉折點,他看到中國基建和科技,回來后政策就變了。2019年中美貿易戰,中國沒崩,反而創新多,新加坡企業去中國投資增。2023年李顯龍還說,低估中國不明智,這話針對美國。
2024年黃循財上臺,繼承李顯龍政策,對華合作加深,如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擴展到重慶,科技園合作。2025年中新自貿協定談判升級,數字經濟成重點。美國那邊,新加坡仍允許美軍駐扎,但不卷入對抗。
2024年美中新冷戰跡象,但新加坡中立,主持東盟會議推動對話。李顯龍卸任后,當資政,偶爾發聲,2024年11月訪華,討論區域穩定。結局上,他退休生活低調,家族房產爭端早解決了,兄弟和好。
新加坡社會認可他貢獻,經濟從疫情恢復,失業率降到2.5%。但挑戰在,人口老齡化,房價高,年輕人壓力大。李顯龍時代結束,但對華轉向成遺產,美國圖謀在新加坡這兒沒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