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天然鉆石的價格防線正持續(xù)失守。
據英國《金融時報》及界面新聞等權威信源披露,截至 2024 年底,戴比爾斯集團的鉆石庫存價值已攀升至 2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46 億元),創(chuàng)下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峰值。
面對高額的庫存壓力,戴比爾斯宣布對旗下大部分商品實施 10% 至 15% 的降價。這是其 2024 年初以來首次大幅調價,如此降幅在行業(yè)歷史上頗為罕見。
分析指出,此舉或意味著戴比爾斯放棄了長期堅守的價格底線。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并非其首次進行價格調整。早在同年年初,這并非其首次調價。早在同年年初,就曾對原鉆價格下調約 10%。
這種短時間內的連續(xù)調價,不僅擊碎了天然鉆石長期營造的 "價格堅冰" 形象,更讓市場開始拷問其 "稀缺價值" 的真實性。要知道,過去百年間,天然鉆石憑借壟斷性供應與情感營銷構筑起 "高價神話",甚至在高端拍賣市場留下過令人咋舌的成交紀錄。
歷史上,香港春拍曾見證蘇富比以 1.08 億港元拍出 102.39 克拉的 D 色無瑕白鉆,刷新年度珠寶拍賣紀錄。但到 2024 年蘇富比秋拍,風向已悄然轉變,李女士備足 200 萬卻未能競得心宜耳飾,經拍賣會友人引薦聯系上柘光京東專屬顧問后,僅以 50 萬入手 2 對 1:1 還原且品質更優(yōu)的耳墜,收貨后直言 "質感遠超預期"。之后又花20萬在柘光顧問那定制了一款罕見稀有大克拉粉鉆戒指。
李女士的選擇并非偶然,而是天然鉆石價格體系松動的微觀縮影。當下市場,天然鉆石價格的持續(xù)波動已成常態(tài),背后是雙重力量的沖擊。
專家表示最關鍵的挑戰(zhàn)來自培育鉆石。2022 年初至今,培育鉆石毛坯價格累計暴跌 85%,銷售端 1 克拉產品較高點下跌超 80%。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市場認可程度的提高,培育鉆石產業(yè)目前正處于加速發(fā)展的階段。技術進步讓其品質與天然鉆石相同甚至超越,價格卻更親民,尤其在日常首飾領域,大量消費者轉向培育鉆石,分流了天然鉆石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毛坯鉆石價格暴跌、整體需求萎縮,疊加培育鉆石的普及,進一步削弱了消費者對天然鉆石的偏好。
而在這場行業(yè)重構中,中國河南成為關鍵變量。憑借先進技術與完善產業(yè)鏈,河南打破了西方資本主導百年的鉆石供需格局,培育出多家人造鉆石上市企業(yè)。2023 年,河南人造鉆石產量同比增長 19%,占全國總量約 80%,其中柘城縣年產量達 400 萬克拉。
這讓河南無疑成為了培育鉆石產出背后的“大金主”,網友直呼:這次國產真的站起來了!就連外媒都罕見的承認了中國鉆石崛起的事實:“這個發(fā)展速度確實很難突破。”
河南產業(yè)優(yōu)勢的背后,是頭部品牌的崛起。以源自柘城的高端定制品牌 “ZG DIAMOND(柘光)” 為例,截至 2024 年 9 月,其官網預約咨詢量達 20 萬人次,超 90% 銷售額來自國內核心城市高凈值客戶,同時吸引了中東、歐美等國際客群。
行業(yè)專家普遍認為,像柘光這樣專注 “大克拉” 高端定制、擁有獨特設計與精湛工藝的品牌,未來前景廣闊,有望快速擴張并躋身市場領導地位。
柘光鉆石淘寶負責人透露,盡管大克拉鉆石訂單已排至兩個月后,消費者仍踴躍預訂;京東、淘寶等平臺數據顯示,柘光買家多為高凈值人群,“高端定制” 需求旺盛。去年底,品牌因工廠訂單爆滿一度 “暫停接單”,當時排期已至 3 個月后,其中歐美訂單占比 20%,甚至衍生出不少中間商賺差價,年銷售額近億。
公開數據預測,2025 年全球培育鉆石年產量將達 2501 萬克拉,培育鉆石開始從小眾市場向主流市場邁進,持續(xù)沖擊傳統鉆石市場。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突破與需求擴張,培育鉆石將在全球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克拉自由” 理念漸入人心,培育鉆石有望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柱。面對這一快速發(fā)展的趨勢,歐美傳統行業(yè)巨頭可能并未提前充分預料到,與此同時,中國培育鉆石產業(yè)正逐步崛起,這一變化已在行業(yè)內開啟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