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滲透、無人機獵殺、街頭伏擊——俄軍敢死隊撕裂烏軍防線,紅軍城一夜變戰場。3年來首次,澤連斯基慘遭逼宮,民眾士兵走上街頭,要換一個總統,這場戰爭正滑向無人能控的深淵。
觀察者網消息稱,俄軍近日在頓巴斯前線發動閃電攻勢,單日宣稱殲滅烏軍1180人,并通過40次連續沖鋒撕開紅軍城防線。
這座10萬人口的樞紐城市一旦失守,烏軍經營八年的東部防線可能全線崩潰。
無人機拍攝畫面顯示,俄軍多支精銳敢死隊借助夜色掩護,成功滲透至烏克蘭重兵防守的紅軍城。
這支小隊化整為零,利用輕武器、手榴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在城內發動了一系列精準襲擊。烏軍后勤車隊成為首要目標,多輛皮卡、面包車和小轎車在伏擊中被機槍掃射擊毀,造成嚴重傷亡。
與此同時,俄軍無人機對烏軍屯兵點和集結地實施轟炸,導致守軍陷入混亂。
烏方事后承認,由于此前俄軍持續轟炸削弱了守軍兵力,防線出現漏洞,才讓俄軍有機可乘。
面對突如其來的敵后襲擾,烏軍緊急調遣精銳部隊增援,包括以法式裝備著稱的法械旅、曾被詬病戰場脫逃的第155機械化旅以及第68特種旅。
然而,俄軍敢死隊并未正面交鋒,而是繼續采取游擊戰術,甚至引發烏軍內部多次誤擊事件。截至目前,紅軍城守軍已陷入“草木皆兵”的狀態,士氣瀕臨崩潰。
有分析認為,俄軍戰術可能借鑒了朝鮮戰爭中的輕步兵滲透作戰,通過制造心理恐慌瓦解敵方戰斗力。
紅軍城的戰略意義極為關鍵。若俄軍攻占此地,不僅能騰出兵力加強其他戰線,還將迫使烏軍抽調更多資源填補缺口。當前烏軍本就面臨兵力短缺,一旦紅軍城失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條東部防線崩塌。
更嚴峻的是,俄軍正采取“多點試探、重點突破”的策略,一旦發現烏軍防線薄弱處,便集中主力強攻。
烏軍總司令已公開承認,手頭再無預備隊可用,戰場局勢進一步惡化。
就在前線告急之際,烏克蘭國內政局也爆發劇烈動蕩,澤連斯基面臨的危機比前線更急迫。
觀察者網消息稱,有數千人聚集在首都基輔的街頭抗議,還有數百人在利沃夫、第聶伯羅和敖德薩等城市示威。這是3年來最大規模抗議,憤怒的民眾舉著“停止清洗調查局”的標語包圍總統府。
抗議者中甚至出現身穿軍裝的現役士兵,社交媒體流傳的視頻顯示,部分軍人高呼“停止背叛”,矛頭直指政府高層。
這一動向觸發了澤連斯基政權的合法性危機。沖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的權威高度依賴“戰時總統”的特殊地位,而軍隊的支持是其權力根基。若軍方與民間不滿情緒合流,政權可能面臨顛覆性挑戰。
引發眾怒的直接原因是澤連斯基簽署的一項爭議性法律——該法案削弱了國家反腐局的獨立性,允許總統辦公室直接干預反腐調查。
抗議者的訴求并非反對戰爭,而是針對系統性腐敗和權力集中。
沖突爆發三年來,烏克蘭社會始終維持著“戰時團結”的表象,但民眾的忍耐已接近極限。西方援助的巨額資金和武器流向成謎,前線士兵裝備短缺的傳聞不斷,而政府高層卻頻頻卷入貪腐丑聞。
此次澤連斯基推動的新法案,允許政府對反腐機構進行政治干預,被輿論解讀為“系統性掩蓋腐敗”的信號。
烏當局的說法是,反腐機構被俄羅斯滲透,還有人與俄羅斯勾結。這當然要查,但是何必非要剝奪反腐機構的獨立性呢?
我們不知道這事究竟誰在撒謊,烏當局還是背后的實力在推動。
畢竟,國際環境的微妙變化同樣加劇了澤連斯基的困境。
美國共和黨候選人聲稱,特朗普多次暗示可能削減對烏援助,甚至公開批評澤連斯基“不善談判”,有意讓烏軍前總司令扎盧日內來替代澤連斯基成為總統。
有消息稱,美方更希望看到一個“聽話”的烏克蘭領導人,能夠配合其推動俄烏和談。而澤連斯基近期在停火問題上的強硬態度,顯然與這一預期背道而馳。
歐洲盟友的耐心也在消耗——德國《明鏡》周刊披露,歐盟已凍結部分援烏資金,要求基輔“先清理腐敗再談撥款”。
內外交困之下,澤連斯基的決策空間正被急劇壓縮。他一方面需維持“絕不妥協”的強硬形象以爭取西方軍援,另一方面又面臨國內要求停火的壓力。
歷史經驗表明,戰時領導人的命運往往與戰場形勢深度綁定。但烏克蘭的現狀揭示了一個更復雜的邏輯:當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崩塌時,前線的勝負可能不再是政權存續的決定性因素。
眼下,澤連斯基急需挽回民意,要么撤回爭議法案以平息眾怒,要么拿出鐵證澄清腐敗疑云。然而,無論選擇哪條路,都意味著其權力架構將被迫調整。
俄烏沖突正進入一個矛盾階段:軍事上,俄軍憑借人力和裝備優勢逐步推進;政治上,烏克蘭的“戰時團結”表象因腐敗和權力斗爭破裂。
一名基輔抗議者的標語或許揭示了危機的本質:“我們不是在反對戰爭,而是在反對謊言。”
這場危機的結局或將重新定義烏克蘭的政治生態。若澤連斯基無法有效應對,烏克蘭可能滑向更劇烈的內部動蕩,甚至出現軍事接管或臨時政府;而俄軍則可能趁機加大攻勢,在談判桌上索取更高要價。無論何種結果,沖突的代價最終將由普通烏克蘭士兵和民眾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